附件 《国家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2年版)》 之一:数据中心节能提效技术(高效冷却技术产品) (一)数据中心相变浸没及冷板液冷技术 1.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新建及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该技术由相变浸没液冷技术和冷板液冷技术组成.
冷板液冷 技术冷媒不与电子器件直接接触,通过高热传导性冷板将被冷却 对象热量传递到冷媒中,由冷媒将热量从热区传递到换热模块完 成冷却循环.
相变浸没液冷技术冷媒与电子器件直接接触,冷媒 吸热并沸腾后,由冷媒蒸汽将热量从热区传递到换热模块完成冷 却循环.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分液单元 液冷换热模块 CDM 室外冷部设备 冷摄器 图1相变浸没液冷技术基础设施系统工作原理图
3.技术指标 (1)室外侧可实现自然冷却; (2)电能利用比值可低于:1.10; (3)设计单机柜总功率:≥200千瓦.
4.技术功能特性 (1)充分利用冷媒相变换热优势,实现对发热元器件 的高效散热,且无需配置任何风扇,噪音低至45分贝; (2)冷媒材料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材料兼容性优; (3)提升计算机系统节点部署密度,缩短节点间的通信距 离,减少网络通信延时.
5.应用案例 山东省某液冷机房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提供单位为曙光数据 基础设施创新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用户用能情况:设计算力30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同 等算力下需要超万台普通风冷服务器,相当于715台5.6千瓦的 标准机柜.
(2)实施内容及周期:根据客户需求建设液冷机房,机柜 整体功耗1768千瓦,机房整体功耗1954千瓦,包含2套冷板式 液冷微模块、4套相变浸没式液冷系统.
实施周期2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改造完成后,经测算电 能利用比值为1.07,与传统风冷电能利用比值为1.50相比,节能 2
量为1712万千瓦时/年.
6.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及节能能力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5%.
可实现节约标准煤5 万吨/年及以上.
(二)液冷温控/氟泵多联/间接蒸发冷却复合型数据中心冷却系 统一一液冷温控系统 1.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新建及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将服务器内部高发热部件与低发热部件的散热通道区分,针 对高发热部件采用液体冷却,以冷却水为冷源与进出服务器冷却 液直接换热,针对低发热部件采用空气冷却,实现双通道精准冷 却,解决传统制冷系统因统一采用低温冷源制冷造成的制冷系统 能效低的问题.
技术原理如图2所示.
外插环水泵 区 内循环水泵 图2液冷温控系统技术原理图 3.技术指标 (1)电能利用比值可接近:1.10; (2)服务器中央处理器温度:≤65C; 4
(3)单机架装机容量:>25千瓦.
4.技术功能特性 (1)兼容冷板式或浸没式液冷散热,匹配水、乙二醇及氟 化物等多种介质; (2)适应高密度机柜,提供可靠的散热环境; (3)输配管网双环路均流设计,流量标准偏差控制在1.5% 以内.
5.应用案例 某运营商某基地液冷试验局项目,技术提供单位为广东申菱 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用户用能情况:该项目为新建项目,机房位于亚热带 地区,全年平均温度高,使用传统机房则电能利用比值会大于1.50.
(2)实施内容及周期:部署2套45千瓦液冷温控系统.
实 施周期3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经测算,电能利用比值 为1.13,按照传统机房电能利用比值1.50计算,节能量为22万 千瓦时/年.
投资回收期约10年.
6.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及节能能力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30%.
可实现节约标准煤2 万吨/年及以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