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2年版)》之九: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节能提效技术.pdf

2022,pdf,年版,提效,节能,设计资料
文档页数:27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设计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附件 《国家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2年版)》 之九: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节能提效技术 (一)电力物联网高速载波数据采集及供电系统优化技术 1.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运维管理及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利用电力物联网高速载波技术对低压供电台区供用电数据、 设备运行参数、环境状态等信息进行高频采集和实时监控分析, 实现供电线路状态监控、用电负荷感知和调节,达到优化供电控 制、提高供电效率、电能利用比值等效果.

电力物联网高速载波 数据采集及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供电系统优化控制及绿色节能成效 用派端 图1电力物联网高速载波数据采集及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图
3.技术指标 (1)供电损耗可减少:1%; (2)降低用电峰时段总负荷,节约电能消耗:>5%; (3)停电上报时间:<60秒; (4)数据采集成功率:99%. 4.技术功能特性 (1)具备快速自动组网、自动中继、通信响应速度快等特 点,支持用电数据高频高效采集,支持分钟级曲线来集,成功率 大于99%; (2)支持台区自动识别、相位拓扑识别、停电事件主动上 报、时钟精准治理等应用功能; (3)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远程在线升级,智能化自动化 程度高,减少人工维护工作量. 5.应用案例 智慧供电系统监测及线损治理示范项目,技术提供单位为北 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用户用能情况:某供电台区用电量大,供电线路损耗 较高,供电设备运行状态无法实时监控,用电高峰时段常采取“拉 闸限电”措施为电网“减压”. (2)实施内容及周期:运用电力物联网高速载波数据采集 及供电系统对居民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用电负荷进行精准调节, 2 提高供电效率、降低峰时总负荷. 实施周期2年.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改造完成后,可降低台 区用电峰时段总负荷,平均节约电能5%,节能量为120万千瓦 时/年. 投资回收期约1.8年. 6.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及节能能力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10%. 可实现节约标准煤 10万吨/年及以上. 3 (二)基于无线通信及多约束条件人工智能算法的公辅车间管理 系统 1.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企业空压站房等公辅车间运维管理及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针对工厂空压站等公辅车间,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示车间设备 运行状况,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窄带恒压技术、多约束多参 数控制算法和边缘计算技术等对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协助实现空 压站运行提质稳压. 公辅车间管理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应用层 PC端APP端 数字抄表 能源预警 能源分析 智能控制 故障知识库 数据分析模型库 优化引擎 平台层 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 上传:实时数据果集 下达:优化据令与参数 边缘层 蘑菇云盒边缘智能服务器 空气压缩机 冷干机 配电柜 变频器 采集层 余热回收装置 各类传感器 各类智能表计 图2公辅车间管理系统架构图 3.技术指标 (1)空压站节电率:10%~30%; (2)支持连接节点数量:≥100; (3)数据来集频率:≤2秒; (4)通讯掉包率:<0.5%; (5)通讯延迟:<200毫秒. 4.技术功能特性 (1)可自动采集空压站内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二维/三维 组态可视化展示空压站的实时监测数据,还可通过个人电脑或移 动设备远程监控; (2)采用负荷预测模型可智能识别生产车间用气规律,单 机能效模型可智能识别空压机的实际供气能力和效能,管道压降 模型可智能识别管道的损耗,从而优化调整空压站设备的运行状 态,实现按需供气,降低能耗. 5.应用案例 某汽车装配工厂空压站云智控改造项目,技术提供单位为蘑 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1)用户用能情况:该工厂空压站有1台185千瓦工频机、 5台262千瓦工频机、4台450千瓦高压机、1台250千瓦变频机; 三线空压站有1台200千瓦工频机、4台600千瓦离心机等耗能 设备. 平均耗电量达到180万千瓦时/月. (2)实施内容及将空压站的设备接周期:入物联网关, 在车间安装边缘服务器,调试车间网络环境,接入云智控管理系 统. 实施周期1年.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