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国家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22年版)》 之六:通信网络节能提效技术(通信基站节能提效技术) (一)通信站点综合节能技术一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 1.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通信网络基站整体或局部新建及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采用超大规模天线阵列算法、跨代数模混合波束管理技术、 超高系统集成架构技术,运用超低插损馈电网络、数字移相器等 提高天线阵子数,提升垂直维度的覆盖范围,实现覆盖和能效突 破创新,同时提升小区上下行覆盖与边缘用户平均体验,所需站 点更少,从而降低基站能耗.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通道0 天线阵列 数字移相 通道1 通道3 通道3 图1MetaAAU工作原理图
3.技术指标 (1)功耗:490瓦; (2)发射功率:320瓦.
4.技术功能特性 通过增大主设备(AAU)发射功率提升下行覆盖,通过提升 天线阵列数量,在不增加功率的情况下,提升覆盖效果.
5.应用案例 某运营商2022年第五代移动通信建设项目,技术提供单位 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用户用能情况:该项目为新建项目.
(2)实施内容及周期:采用绿色超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产品,在乡镇、农村等大站间距场景,建设500个室外宏 站.
实施周期7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改造完成后,经测算, 较传统设备,1500片AAU节省用电量118万千瓦时/年.
6.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及节能能力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20%.
可实现节约标准煤5 万吨/年及以上.
2
(二)通信站点综合节能技术一智能储能系统 1.技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通信网络基站整体或局部新建及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系统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物联网(IoT)技术、云计算平台管 理系统技术,为通信站点提供可靠电源备份.
云平台管理系统通 过数字化连接技术与智能储能锂电池智能协同,进行储能数据的 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云平台管理系统管理智能储能锂电池 和铅酸电池或旧锂电池的混合搭配使用,管理锂电池的升压参数, 在不换现有线缆情况下实现远端负载用电电压范围满足要求、保 障锂电池的放电深度与设计匹配、管理锂电池参与电网错峰用电、 检测电池在位和位置信息实现防盗、远程进行电源、电池状态和 性能的检测、维护等功能,节省投资、节省电费及运维费用.
同 时智能储能系统拥有三层架构,可在部署不同品牌电源的通信站 点中实现智能储能.
云锂通信原理如图2所示.
云化(公有云/私有云) 信息处理与 网络电源管理系统 特性决策 能量流信应输能电源大数据分析、云锂电地特性管理与控制 可支持性 信息与控制传输 CT负载 供 电与 基带 自有 有源天线 三方 信息采集及 电源 负 射频单元 电源 传输 载 传输 其他负载 电 云锂电池 智能特性 云锂电池 云锂电池 云锂电池 云特性 电 智险开压 智能借 电气电器 公开压 信息输出与 电脑围 本地日热 电池围 特性执行 图2云锂通信原理图 3
3.技术指标 (1)充电工作温度:0~45°C; (2)放电工作温度:-20~45C; (3)运输温度:-40~60C; (4)仓储温度:0~40℃.
4.技术功能特性 (1)智能锂电内置合路功能,不因偏流环流而影响电池寿 命; (2)通过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将输出端口电压稳定至57 伏,不随放电而降低线缆损耗; (3)在谷电价时充电存储电量,峰电价时释放电量,并通 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调整锂电充放电深度及时长,保障站点备电; (4)内置蜂鸣器,陀螺仪,全球定位系统,当锂电发生位 移或加速度超过设定值时,触发蜂鸣告警,同时被盗信息上报云, 云下发软件指令,将锂电池放电功能锁定,同时定位系统会上报 锂电被盗后的位置信息,便于追回,实现云防盗.
5.应用案例 某运营商绿色站点改造项目,技术提供单位为华为技术有限 公司.
(1)用户用能情况:该运营商现网站点采用传统铅酸电池 备电,电池维护成本高.
4
(2)实施内容及周期:将存量铅酸电池升级改造成循环型 云锂电池.
实施周期2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改造完成后,经测算, 每个基站每年通过云锂电池的使用,能够带来3000千瓦时以上 绿电消纳,同时带来4200元左右的收益.
投资回收期约2年.
6.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及节能能力 预计到2025年行业普及率可达到20%.
可实现节约标准煤5 万吨/年及以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