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国家通信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与案例(2021)》之一 绿色数据中心高效冷源技术产品 (一)蒸发冷却降温系统一蒸发冷却新风系统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数据中心及在用数据中心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主要依托蒸发冷却技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效应来冷却 空气,通过水与空气间的热湿交换,空气的显热转变为水的 潜热,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冷却降温.
该系统采用超大比表面 积的蒸发填料,使水的蒸发能力较自然条件下提升了数百倍, 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蒸发效率,使降温冷却的能力和效果得到 更大提升.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工作原理图
3.技术指标 (1)蒸发冷却新风降温空气系统的蒸发量可以达到 53.774千克/小时.
(2)能效比(EER)值可达到25.68.
(3)节能率可达80%.
(4)电能利用效率(PUE)值低于1.25.
4.技术功能特性 (1)采用特殊结构布水器,布水均匀,湿帘湿润面大, 蒸发效率可达90%以上,比同类产品高10%.
(2)选用特殊材料制作湿帘,可以有效阻燃抗菌,提 高空气品质,延长湿帘使用寿命.
(3)采用无粘接湿帘,拆卸和清洗更方便,在长期使 用过程中可以保证较高的运行效率.
5.应用案例 内蒙古某数据机房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单位为澳蓝(福 建)实业有限公司.
(1)用户情况简单说明 机房面积约406平方米,原来配备7台精密空调,总功 率达到150千瓦,年耗电率高,对线路要求高.
(2)实施内容及周期 根据业主改造的需求,安装了蒸发冷却新风系统,额定 送风量120000立方米/小时,排风量100000立方米/小时, 额定功率20.3千瓦.
实施周期3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 2
使用蒸发冷却新风系统相比改造前平均每天可节电 1034千瓦时,年节电37.8万千瓦时.
该项目综合年经济效 益合计为20万元.
总投入为42万元,投资回报期约为2年.
6.未来推广前景 预计未来5年市场占有率可达到20%.
(二)蒸发冷却降温系统一一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技术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数据中心及在用数据中心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利用水蒸发吸热的效应来冷却 空气,通过水与空气间的热湿交换,实现对空气的冷却降温, 利用被降温的湿空气(二次空气)通过高分子露点间接蒸发 冷却芯体将冷量传递给待处理的空气(一次空气).
工作原 理如图2所示.
接发芯体 图2工作原理图 3.技术指标
(1)干模式能效比(EER)≥7.6;湿模式能效比(EER) ≥8.8;混合模式能效比(EER)≥4.0.
(2)节电率:30%~60% (3)PUE值<1.25. 4.技术功能特性 (1)采用复合高分子材料,提高换热效率,克服了金 属材料易腐蚀、亲水性能差的缺点. (2)采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芯体,利用室外干球温度 与不断降低的湿球温度之差完成换热,理想的空气处理结果 是逼近露点温度,湿工况条件下蒸发效率高,新风工作气流 少,风阻小,能耗低,降温效果更好. (3)压缩机辅助制冷系统,采用蒸发式冷凝器,降低 冷凝温度,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比. 5.应用案例 内蒙古某数据机房项目,提供技术单位为澳蓝(福建) 实业有限公司. (1)用户情况简单说明 机房面积约470.4平方米,由于项目位于半干旱气候区, 空气的相对湿度低,可以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方案, 充分利用室外干空气能,几乎可以实现全年采用自然冷却 间接蒸发冷却降温. (2)实施内容及周期 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方案,运营数据中心机房采 用31台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其中1台轮值备用,即采 4 用自然冷却、间接蒸发冷却、辅助机械制冷相结合的模式, 设计总制冷量600千瓦,设备单台制冷量210千瓦,送风量 50000立方米/小时,总额定功率42.5千瓦. 实施周期5个月. (3)节能减排效果及投资回收期 据电表统计,年节电23.4万千瓦时. 该项目综合年经济 效益合计为12万元左右. 总投入为19万元,投资回报期为 18个月. 6.未来推广前景 预计未来5年市场占有率可达到20%. (三)智能免维护湿膜新风机组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数据中心及在用数据中心改造. 2.技术原理及工艺 依托湿膜加湿技术、空气净化技术和自清洁技术,通过 与数据中心空调联动,智能优先引入经滤芯净化和湿膜加湿 系统净化、降温处理的自然冷源一一新风,把数据中心的热 量通过排风系统排出,代替数据中心空调大部分时间的工作, 由于其功率远低于数据中心空调功率,从而节约空调用电, 降低数据中心PUE值. 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