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006.7-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7部分 聚碳酸酯(PC)材料.pdf

2021,GB/T,偏差,塑料,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4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83.080.20 CCS G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006.7-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7部分: 聚碳酸酯(PC)材料 Plastics-Recycled plastics-Part 7:Polycarbonate(PC)materials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0006.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0006《塑料再生塑料》的第7部分.

GB/T4000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聚乙烯(PE)材料; 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 第5部分: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1)材料; 第7部分:聚碳酸酯(PC)材料; 第8部分聚酰胺(PA)材料; 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普 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沙特基础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盛 禧奥聚合物(张家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厦门灵杰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旭日鸿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万达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广州海关技术 中心、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新华美塑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文君、杜赏、张晓飞、纪效均、薛茂刚、张雷、陈敏剑、谢鹏、杨建海、周炳炎、 卞华松、余毅强、黄瑞宇、葛赢、谢丰鸣、赵磊、高建国、李丹、郑慧琴、张超、王东、石琳、蒋美琴、张彦君、 于泓锦、郭凌霄.

GB/T 40006.7-2021 引言 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为解决“白色污染”等 环保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领域尚无产品标准,行业内无标准可依.

因此,制定了GB/T40006《塑料再 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

依据塑料产品特点,本系列标准拟由12个部分组成,其中第1部分通则规定了 再生塑料的命名、术语和气味等级、限用物质含量、放射性等通用要求,其余部分标准除通则中共性要求 外,按塑料种类规定了该种材料再生塑料的技术要求.

本系列标准在总标题《塑料再生塑料》下拟由以下12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聚乙烯(PE)材料; 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 一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 一第5部分: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ABS)材料; -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一第7部分:聚碳酸酯(PC)材料; 第8部分:聚酰胺(PA)材料; 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第10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 一第11部分:聚氯乙烯(PVC)材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本文件是系列标准的第7部分,本文件针对聚碳酸酯(PC)材料的特点,规定了聚碳酸酯(PC)再生 塑料的特征性能.

在规定这些性能要求时,既考虑了原生聚碳酸酯(PC)材料的标准要求,又关注到聚 碳酸酯再生塑料(PC)材料的特性.

GB/T 40006.7-2021 塑料再生塑料第7部分: 聚碳酸酯(PC)材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碳酸酯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聚碳酸酯塑料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制成的聚碳 酸酯再生塑料颗粒,该聚碳酸酯再生塑料的基体为GB/T35513.1规定的含碳酸和芳香族二酚化合物 的热塑性聚酯,聚酯可以是均聚物、共聚物或二者的混合物.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聚碳酸酯再生塑料.

本文件不适用于聚碳酸酯和其他树脂材料的混合再生塑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040.1-2018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2547塑料取样方法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2.1-2018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 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17037.1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 条形试样的制备 GB/T19466.2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30102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 GB/T35513.2-2017塑料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试 GB/T40006.1-2021塑料再生塑料第1部分:通则 SH/T1541.1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第1部分:目测法
GB/T 40006.7-2021 3术语和定义 GB/T40006.1-2021、GB/T2035和GB/T301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与命名 聚碳酸酯再生塑料的命名和分类按GB/T40006.1-2021规定进行.

聚碳酸酯再生塑料的特征性能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按GB/T3682.1-2018进行测定,测试条件300C,负荷1.2kg.

熔体质量流动 速率分为三个区间,每个区间由一个数字的数字代码表示,见表1.

如果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靠近区间的 临界值,供应商需说明其归属的区间.

表1字符组4中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区间 数字代码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g/10 min 1 ≤1 2 >10~35 3 >35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6.15进行测试,分为五个区间,每个区间由一个数字的数字代码表示,见表 2.如果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靠近区间的临界值供应商应说明其归属的区间.

表2字符组4中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区间 数字代码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kJ/m² 1 2 >5~30 3 0~0g< 4 oS~< 5 命名规则见表3. 表3命名规则 特征项目组 国家标准号 字符组1 字符组2 字符组3 字符组4 字符组5 可选项 必选项 可选项 可选项 可选项 可选项 GB/T 40006 1 PC(REC)-B2-C-1 无 M 1-5 无 示例:来源于工业品(1)的聚碳酸酯再生塑料,蓝色(B2). 圆柱状(C),不含填料,用于注塑(M),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一修
我的头像向阳而生!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