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 040. 99 YS CCSH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624-2023 铝合金铸锭均匀化效果评价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homogenized effectfor aluminium alloy ingots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S/T16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 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 司、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锡武、于明洋、刘松昊、孙海波、袁圣、徐升、李红萍、国丽珍、黄乐祥、刘淑风、 蔡麟、曹海龙、目宏伟、彭斐、刘海生、李亚楠、温凯.
YS/T1624-2023 铝合金铸锭均匀化效果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变形铝合金铸锭均匀化热处理效果评价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均匀化热处理状态的2×××系、6×××系和7×××系铝合金铸锭均匀化效果 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246.1-2024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8005.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452-201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246.1-2024和GB/T800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概述 根据均匀化热处理铸锭(O状态)中易残留的低熔点共晶相和难溶相形貌及颜色差异,判断其种类.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残留低熔点共品相面积、难溶相尺寸和难溶相面积,依据残留低熔点共晶相 面积百分比、难溶相尺寸和难溶相面积百分比,对铸锭均匀化热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注:2X×X系中AlCuMg相和AlCu相、6×××系中Mg:Si相、7×××系中AIZnMgCu四元相(以下简称 AIZnMgCu相)为易残留的低熔点共晶相,其余观察到的相视为难溶相.
5试剂或材料 5.1浸蚀剂 GB/T3246.1-2024中4.2.7规定的9号浸蚀剂,现用现配.
5.2抛光剂 5.2.1金刚石研磨膏,粒度为0.5um.
YS/T 1624-2023 5.2.2二氧化硅悬浊液,粒度为0.05μm.
5.2.3氧化镁悬浊液,粒度不大于1μm.
6仪器和设备 6.1热处理炉,工作温度应不低于530℃,炉温控制精度土5℃.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温度均匀性及其 仪表准确度级别应符合GB/T9452-2012中ⅡI类的要求.
6.2金相抛光机.
6.3光学(金相)显微镜,符合GB/T3246.1-2024的规定.
7试样 7.1样品 经均匀化热处理并锯切头尾后的圆铸锭或扁铸锭铸坏.
7.2试样 7.2.1试样切取 7.2.1.1在圆铸锭样品上任意位置切取1个横截面样坏,样坏厚度b宜为10mm~20mm,按图1所示 位置在样坯上切取3个矩形试样.
D/4 标引序号说明: 1--图铸锭边部位置试样; 2--圆铸锭D/4位置试样; 3--圆铸锭心部位置试样: D--样坯直径; --样坯厚度.
*边部为扒皮后表面或未扒皮时距边缘10mm处.
图1圆铸锭试样取样位置示意图 7.2.1.2在扁铸锭样品上任意位置切取1个横截面样坏,样坏厚度b宜为10mm~20mm,按图2所示 位置在样坏上切取3个矩形试样.
2
YS/T1624-2023 W/2. 标引序号说明: 扁铸锭厚度方向心部位置试样; 扁铸锭厚度方向T/4半径位置试样; 3 扁铸锭厚度方向边部位置试样: W样坯宽度; T-样坯厚度.
“边部为扒皮后表面或未扒皮时距边缘20mm处.
图2扁铸锭试样取样位置示意图 7.2.1.3试样边长宜为10mm~20mm.
同一样坏上三个试样的检验面的选取方向应相同,宜以垂直 于铸造方向的试样面作为检验面.
所选取的检验面应能被识别.
7.2.2试样制备 7.2.2.1宜将试样按表1的制度进行热处理和辩火.
表1典型的试样热处理制度 热处理制度 火制度 合金系列 温度 保温时间 火方式 火转移时间 min 8 2X××系 490±5 25~35 6×××系 525±5 5~10 水冷 10 7X××系 470±5 25~35 7.2.2.2按表2的规定选择精抛抛光剂、浸蚀剂,并按照GB/T3246.1-2024的规定对试样检验面进 行研磨、粗抛、精抛和浸蚀,浸蚀参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试样精抛与浸蚀参数 合金系列 精抛抛光剂 浸蚀剂 浸蚀时间 2X××系 金刚石研磨膏 9号浸蚀剂 8 s~12 s 6×××系 二氧化硅/氧化镁悬浊液 不浸蚀 -- 7×××系 金刚石研廉膏 9号浸蚀剂 8 s~12 s 8试验步骤 8.1在显微镜下观察制备好的试样,表面应洁净、干燥、无水痕,组织清晰、真实,无过蚀孔洞.
调节视场 至组织清晰可见、适于拍摄,拍摄时宜选择200倍的放大倍数.
8.2随机选择视场,视场调节至组织清晰显现时拍摄一张组织照片,重复操作,直至拍摄张数符合表3 的规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