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 150. 99 YS CCS H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638-2023 超导锯板 Superconductingniobium sheet 2023-12-20发布 202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S/T163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东方钮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东方超导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 研究院、西部超导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宁夏中色金航钛业有限公司、稀美资源(广东)有限公司、九江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广东广 晟稀有金属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小平、张九海、张静、李春光、陈明伦、白掌军、郭强、王战宏、何源、包玺芳、周小军、 李建辉、张国祥、牟东、郑辉权、任志东、郝小雷、黄浩、李建峰、任军帅.
YS/T1638-2023 超导锯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导锯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 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制造射频超导加速器用超导锯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湿试验方法 GB/T2900.100电工术语超导电性 GB/T3630锯板材、带材和箔材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15076(部分)钮锯化学分析方法 YS/T1535超导用锯钛合金棒材再结晶率的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剩余电阻比(RRR)residualresistance ratio 金属在室温(298K)与临界温度(4.2K)下的电阻之比.
4产品分类 产品根据剩余电阻比分为RRR40、RRR250和RRR300三种类型,状态均为退火态.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YS/T1638-2023 表1化学成分 杂质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 % 类型 Nb 非金属杂质元素 金属杂质元素 C N 0 H Z: Ti Ta Fe si w Ni Mo A1 RRR40 余量0.0050.005 0.01 0.0015 0.01 0.005 0.1 0.005 0.005 0.01 0 005 0.005 0.005 RRR250、 RRR300 余量 0 001 1000 0. 001 0. 0002 0.01 0.005 0.05 0. 003 0.003 0.007 0 0030.005 0. 005 5.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5.2.1产品的厚度、宽度、长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 公差等级 厚度偏差 宽度 长度 宽、长度偏差 1 ±0. 10 20~650 >1.0~4.0 ±0.15 650~1000 >4.0~6.0 1 ±0. 15 20~650 50~2000 2 ±0.20 650~1000 >6. 0~10. 0 00 20~650 >10. 0 1 ±0.50 20~650 50~1000 注: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俱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中注明.
5.2.2产品的不平度应小于2%.
5.3力学性能 5.3.1产品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室温力学性能 抗控强度R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断后伸长率A 类型 MPa MPa % 维氏硬度HV10 RRR40 - - ≥20 ≤100 RRR250 RRR300 ≥140 50~100 ≥35 注: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中注明.
5.3.2纵向和横向的拉伸性能相对偏差不应大于两者平均值的20%.
注:纵向为沿板材轧制方向,横向为垂直于板材轧制方向.
5.4剩余电阻比 5.4.1 RRR40 RRR>40. 5.4.2 RRR250:RRR>250. 5.4.3 RRR300 RRR>300.
2
YS/T1638-2023 5.5显微组织 5.5.1RRR40:再结晶率≥95%.
5.5.2RRR250、RRR300:平均晶粒度应为4级~6级.
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 订货单中注明, 5.6表面粗糙度 产品的表面粗糙度R.应小于1.6μm,表面粗糙度R,应小于15μm.
5.7外观质量 5.7.1产品的表面应光洁,经酸洗后供货.
5.7.2产品的表面应无夹杂、裂纹、凹坑、折叠、油脂和指纹.
允许局部去除缺陷,但去除表面缺陷后的 厚度不应小于最小厚度公差.
5.7.3RRR250、RRR300产品的表面划痕、腐蚀凹坑等缺陷最大深度应小于15μm.
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15076(部分)的规定进行.
6.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产品的厚度、宽度、长度及其允许偏差采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不平度按GB/T3630的 规定进行检验.
6.3力学性能 6.3.1产品的室温拉伸试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通过应变为0.2%之前,位移速率应不大于 0.2mm/min;通过应变为0.2%之后,位移速率增加,但应不大于1.8mm/min.
6.3.2产品的硬度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检验.
6.4剩余电阻比 产品的剩余电阻比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检验.
6.5显微组织 产品的再结品率按YS/T1535的规定进行检验.
产品的晶粒度按GB/T6394的规定进行检验.
6.6表面粗糙度 产品的表面粗糙度由粗糙度仪检验.
6.7外观质量 产品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缺陷深度采用相应精度的仪器在产品上直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