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 060 CCS A 47 T/AHMS 安徽省气象学会团体标准 T/AHMS0012-2024 旅游气象观测站建设要求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 of tourism 2024-09-05发布 2024-09-10实施 安徽省气象学会 发布
T/AHMS 00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气象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安徽省气象信息公司、 佐格微系统(杭州)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文静、江春、姚叶青、罗艳、曹辉、吴丹娃、丁国香、张脉惠、王娣、严小 静、陆斌、诸葛杰、姚建业、缪琛彪.
T/AHMS 0012-2024 旅游气象观测站建设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旅游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要素、站点选址和场地布局.
本文件适用于旅游目的地旅游气象观测站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3866-2017太阳紫外辐射测量宽带紫外辐射表法 GB/T35221-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T35223-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 QX4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QX/T79.2-2013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第2部分:观测方法 QX/T594-2020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目的地tourist destination 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旅游者逗留,具有较大空间范围和较齐全接待设施的旅游地域综合体.
[来源:GB/T 16766-2017 2.10] 3.2 气象景观meteorologicallandscape 由特定气象条件形成的自然景观.
注:包括云海、积雪、雨淞、雾淞、日出、晚霞、彩虹、宝光等.
[来源:QX/T 634-2021,3.3] 4观测要素 4.1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应包括但不限于: 气温, -一降水, 相对湿度, 风向, -风速, 气象景观.
4.2其他要素 其他要素可包括: 一气压, 一气象能见度,
T/AHMS 0012-2024 太阳紫外辐射, 空气负(氧)离子, 一细颗粒物(PM), 可吸入颗粒物(PM), 臭氧, 一雷电, 一大气电场.
5站点选址 5.1应能代表旅游目的地的气象状况.
5.2应能保持长久、固定.
5.3应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雷电等灾害易发区域.
5.4应具备市电或太阳能供电条件.
5.5应具备无线或有线通信条件.
5.6应便于设备和人员的进出.
5.7应保证观测设备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5.8应避开热源、污染源、运营商通信基站等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干扰的区域.
6场地布局 6.1场地规模 应根据观测要素选择适宜的场地,面积不小于2mX2m.
6.2仪器设备 6.2.1仪器布置应互不影响且便于观测操作.
6.2.2高的仪器设备安装在北边,低的仪器设备安装在南边.
6.2.3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观测仪器布置应符合GB/T35221-2017中5.4和 表2的要求.
6.2.5太阳紫外辐射观测仪器布置应符合GB/T33866-2017第4章的要求.
6.2.6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布置应符合QX/T79.2-2013第5章的要求.
6.2.7大气电场观测仪器布置应符合QX/T594-2020第7章的要求.
6.2.8气象景观、空气负(氧)离子、细颗粒物(PM:)、可吸入颗粒物(PM)和臭氧等观测设备布 置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6.2.9观测仪器设备应选用气象部门认可的产品.
6.2.10场地内满足不了气象景观观测需求的,在场外设置固定支架安装气象景观实景观测仪器设备.
6.3附属设施 6.3.1场地四周应设置围栏.
6.3.2游客集聚区域应设置观测要素电子显示屏,每日至少更新一次数据.
6.3.3所用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
6.3.4风格、样式应与场地周边环境保持协调.
6.3.5场地周边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牌.
6.3.6防雷设计与施工应符合QX4的要求.
T/AHMS0012-2024 参考文献 [1]GB/T16766-2017旅游业基础术语 [2] GB/T31221-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 [3]QX/T634-2021气候资源评价山岳旅游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