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WDP 0001-2024 《葡萄酒背后的文化与科学.pdf

0001,2024,BWDP,pdf,葡萄酒,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2.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03.180 ISA SO 团 体 标 准 T/BWDP 0001-2024葡萄酒背后的文化与科学》 通识(公共)课课程质量标准 Curriculum Quality Standard oftheCulture andScienceBehindWine 2024-9-8发布 2024-9-8实施 北京酒庄葡萄酒发展促进会 发布
前言 为顺应大数据时代葡萄酒行业全产业链延伸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葡萄酒产业在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培育发展葡萄与葡萄酒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探索新农科 建设背景下高校葡萄酒通识教育的新途径,针对全国高校不同专业非葡萄酒专业的学生,开 设《葡萄酒背后的文化与科学》通识(公共)课,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葡萄酒的兴趣,发现 或找到所学专业与葡萄酒行业的交叉点,为葡萄酒行业培养具有文理融合、学科交叉背景的 储备人才,促进行业发展.

为规范课程教学,强化课程教学的目标管理,体现通识教育的特 点,针对非葡萄酒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状况,结合葡萄酒行业研究前沿和发展 趋势,同时参照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要求,特此制定《葡萄酒背后的文化与科学》通识(公 共)课课程质量标准(curriculum quality standard).

本标准是开设这门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它是连接课程目标与教学计划之间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开设本门课的各高校有效、连贯且 目标一致地开展这门课的教学工作,是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教学团队各教师的教学具有 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教材建设、教学评估和考试考核的依据,是各高校教学管理和 课程评价的基础.

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质量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建议等几部分阐述得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本课程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先修课程:无 本课程属性:理论课 本标准参考了北京大学人文与艺术类通识课《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和具体要求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酒庄葡萄酒发展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 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游义琳、彭宜本、战吉废、黄卫东、薛红卫、房玉林、段巧红、刘 源、卢江、徐振林、张才喜、张珍珍、孙翔宇、杜远鹏、廖振林、艾静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葡萄酒背后的文化与科学》通识(公共)课 课程质量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酒背后的文化与科学》课程的简介、教学目标、总体要求、教学要 求、实施建议、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高校本科各专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及组织架构(2016)》 《北京大学2023版本科培养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2023版本科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2020)》 《北京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指南(校教发2017.10.31)》 《北京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2019)》 《北京大学本科生成绩评定和记载办法(2019)》 《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与学习纪律管理规定(2019)》 《北京大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发2017161号)》 3术语和定义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 人,具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

这一帐念最早由关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在 19世纪初提出,与专业教育相对,通识教育强调“通”,即广泛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非 专业的深度钻研.

它的实施可以通过正式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 础、体有等共同必修课程,以及根据各校通识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设置的核心课程和通 识选修课程.

通识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 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 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养成文明意识与历史观念, 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升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公共课程:也称为公选选修课,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旨在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
择,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这类课程通常不局限于学生的专业领域,而是面向全校 学生开放,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术追求选择不同的学科进行学习.

公选课的设置旨 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不同学科领域的机 会.

4课程简介 4.1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本科生的一门通识(公共)教有课,主要内容包括葡萄酒背后的历史与文 化、原料背后的科学、工艺背后的科学、品鉴背后的科学与文化、风土背后的科学与文化、 葡萄酒的营养与健康、研究前沿与挑战、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与创新等.

通过从原料到产品 的系统讲解和实践学习,使学生了解蕴藏在葡萄酒背后的文化与科学,掌握葡萄酒品鉴科学 葡萄酒产业发展所急需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交叉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课程 也将助推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振兴和飞跃发展.

4.2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n electiv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It primarily cover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behind wine the science behind the raw material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behind wine tasting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behind terroir the nutrition and health of wine research frontiers and challeng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China's wine industry. Through systematic explanations and practical leaming from raw materials to product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culture and science embedded in wine and grasp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correct methods of wine tasting. This coursc contributes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wine science culture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diverse academic backgrounds who are urgently needed for the wine industry'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well as for boosting the revitaliz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ape and wine industry. 5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实现以下目标: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涵育大国三农意识,培养知农、爱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的情怀: 了解世界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历史、地位和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现状、挑战和 未来: 一熟悉葡萄酒从原料到产品背后蕴含的基本科学问题: 掌握葡萄酒品鉴的正确方法和科学知识: 一清晰葡萄酒文化在国内外政务、商务、社会交流中的作用,明白葡萄酒普及推广科 学文化的意义: 一能够结合自身学科背景,提出促进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见解.

6总体要求 6.1知识
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基本情况(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国际地位等): 葡萄酒生产的基本过程及科学原理: 葡萄酒品鉴的正确方法与科学依据: 葡萄酒营养与健康效应的两面性及科学依据: 葡萄酒的世界历史与葡萄酒的中国历史: 葡萄酒的科学文化与葡萄酒的西方文化.

6.2能力 传播葡萄酒科学文化的能力: 在政务、商务、社交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葡萄酒作为社交媒介和语言的能力: 健康饮用葡萄酒的能力: 提出自身学科与葡萄酒产业交叉观点的能力.

6.3素质 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学习、辩证思考的素质.

7教学要求 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见表1: 表1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学时分配 篇、章 教学内容 理论 实验 实习 习题讨论 课堂品鉴 实习(酒庄参观:建立从葡萄到葡萄酒 1 的过程观念,实践中寻找和发现问题, 5 1 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学习) 2 葡萄酒的世界历史与文化 2 3 葡萄酒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1.5 0.5 原料背后的科学与文化 1.5 不同酿酒品种及 产品(0.5) 工艺背后的科学与文化 不同葡萄酒种 5 1.5 (0.5) 葡萄酒的营养与健康 1.5 不同酒精饮料 6 (0.5) 品鉴背后的科学与文化 1 垂直品鉴或鉴别 7 品鉴(1) 同一品种不同产 8 风土背后的科学与文化 1.5 区,新旧世界比较 (0.5) 9 研究前沿与挑战 1.5 0.5 10 酒庄参观(回到生产第一线,巩固课堂 知识,寻找与本学科的结合点)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