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AM 0004-2022 T/CACM 1477-2023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干预指南.pdf

0004,1477,2022,CAAM,CACM,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42
文档大小:4.2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11. 020 CCS C 05 团 体 标 電准 T/CAAM0004-2022 T/CACM1477-2023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 治未病干预指南 Intervention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winter diseases in summer using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2023-03-23发布 2023-03-23实施 中国针灸学会 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
T/CAAM 0004-2022 T/CACM 1477-2023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干预指南摘要 1.1方法学说明, 1.2推荐摘要 2简介... 2.1制定目标 2.2制定目的 2.3适用人群, 2.4适用范围 3概述 4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 4.1操作方案 4.2适用病症.

4.3主要结局指标 4.4禁忌人群与慎用人群 4.5贴敷后皮肤反应与处理方法. 4.6注意事项.

5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推荐方案 5.1应用原则 5.2推荐方案 6附录.. 附录A(资料性) 编写组成员. 9 附录B(资料性) 临床问题.

附录C(资料性) 疗效评价指标分级, 12 附录D(资料性) 文献质量评估结论, 13 附录E(资料性) 检索范围、检索策略 29 附录F(资料性) 推荐方案形成过程 30 参考文献... 31
T/CAAM 0004-2022 T/CACM 147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40972-2021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 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宁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东省 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安徽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本文件起草人:刘保延(牵头)、房繁恭(牵头)、许焕芳、何丽云、武晓冬、董国锋、崔瑾、 吴文忠、吴力群、边永君、符文彬、李瑛、周仲瑜、杨佃会、袁爱红、曲妮妮、王兰娣、章薇、苏慧 萍、赵建安、文碧玲、杨莉、杨会生、丰逸轩、肖奇蔚、苏晨晨、刘思雨、勾明会.

本文件审议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张伯礼、王琦、全小林、孙光荣、苏钢强、王超、徐云生、 杨志敏、黄琦、方泓、张振贤、刘文华.

T/CAAM0004-2022 T/CACM1477-2023 引言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夏季三伏天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 用,顾护人体阳气,预防疾病发作的一种外治方法.

该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 其根”的思想.

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治疗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 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老少咸宜和价格惠民等优点,目 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据不完全统计,集中在每年夏季接受穴位贴敷治疗的人数达几十万之 众.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综合干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敷穴 位、贴敷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为了保障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范临床操作、 指导广大患者科学就医,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全国长期应用该疗法的15家临床单位, 在系统总结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研究》的经验 成果和文献回顾更新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临床研究证据,结合临床使用的经验,制定出《冬病夏治穴 位贴敷疗法治未病干预指南》(简称《指南》),以供广大医师和患者参考使用.

《指南》是系统研制的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恰当选择和使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以顾护人体阳 气,减少或减缓慢病发作的推荐意见.

《指南》集全国众多临床医护人员、循证医学、方法学等多方面人员智慧,是辨证论治个体化诊 疗模式与循证医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也是临床实用性、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相互兼顾的结果.

IⅡ1
T/CAAM 0004-2022 T/CACM 1477-2023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干预指南 1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干预指南摘要 1.1方法学说明 础上,总结近十多年来临床使用成效以及研究结果,参照2021年发布的《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及其 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将目前最佳临床证据与临床实践、专家经验以及患者意愿结合,将国际公认的 循证医学理念方法与古代文献记载、名医名家经验证据结合,将临床研究证据与基础研究结合,通过 专家共识制定出的能保障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指导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使用的指导性意见.

《指南》中推荐等级分为强推荐与弱推荐.

强推荐表明临床证据结论可靠、指南共识度高,在人 群中使用稳定性较强:弱推荐表明指南个性化程度高、患者意愿差异大.

1.2推荐摘要 1.2.1应用原则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主要用于成人和儿童在秋冬季节容易发作或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通常针对一类疾病使用“通治方药”,贴敷穴位可根据病种或症状适当调整,儿童和成人贴敷药 量和贴敷时间有一定差别.

1.2.2推荐意见 表1主要推荐意见 推荐条目 推荐强度等级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和生姜作为基本处方.

白芥子、延胡索、 贴敷药物 甘遂、细辛的药物比例为1:1:1:1,也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 强推荐 等进行加减.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

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 药材炮制 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 强推荐 10g:10ml,也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子以适当调整.

常用穴位:大椎、定噪、肺俞、膏育、天突、腹中.

强推荐 贴数穴位 可以根据思者的病情不同加减取穴,酌情选取风门、隔俞、心俞、脾俞、 肾俞、足三里等穴.

弱推荐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为佳 (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

强推荐 贴敷时机 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2次贴敷之间间隔7天~10天.

根据地域特点和临床经验可以在三伏天的前十天和(或)后十天进行伏前 弱推荐 和(或)伏后加强贴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