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5.240 CCS L60 T/CAPT 团 体标准 T/CAPT016-2024 网络暴力事件分类分级标识体系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Cyperbullying Incidents 2024-12-17发布 2025-01-01实施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发布
T/CAPT016-2024 目次 前 言 引 言 1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分级原则 4.1分类原则 4.2分级原则, 5网络暴力事件分级指标.
6网络暴力事件分级分类流程 7网络暴力事件分类分级方法 7.1网络暴力信息内容分类. 7.2网络暴力信息内容编码表 7.3网络暴力事件受害对象分类. 7.4网络暴力事件后果分类, 8 7.5网络暴力事件分级. A 参考文献. 10 附录A(规范性)编码原则与分类代码结构. A.1编码原则与方法 11 A.2分类代码结构 11
T/CAPT016-2024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新闻信息标准化分会秘书处和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联合提 出.
本文件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财经》 杂志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熙、赵淳璐、付蓉、郭三川、刘洋、郭承禹、股伟、赵晓航、曹聪、姜伟、 王婷、刘功申、陈红松、朱静怡、高金华、宋彦、李真真、宋首友、吴佩、路海燕、徐紫惠、王泽坤、 II
T/CAPT016-2024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这种暴力形式不仅破坏了网络空 间的健康氛围,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
有必要提出一个全面而细致的网络暴力分类 标识体系,以更好地理解、识别和应对这一间题.
网络暴力事件的细分,能为监管机构和互联网信息服 务平台提供应对网络暴力行为和事件具体的行动指南,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网络暴力的认识和敏感性,进 一步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
IⅢI
T/CAPT016-2024 网络暴力事件分类分级标识体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网络暴力事件内容分类和分级方法、界定了网络暴力事件的类别和级别,并明确了网 络暴力事件的分类代码.
本文件适用于鉴别网络暴力事件,为监管机构开展网络暴力处置工作,以及为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 开展网络暴力的识别自查工作提供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网络暴力信息CyberbullyingInformation 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或组织集中发布的,含有侮辱漫骂、造谣诽谤、 煸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网络暴力事件Cyberbullyingincidents 由于网络暴力信息所引发的对个人或组织造成危害,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
敏感个人信息SensitivePersonalInformation 信息.
注: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 个人信息.
【来源: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定义3.2,有修改】 4分类分级原则 4.1分类原则 在制定网络暴力事件分类原则时,重点在于确保分类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易于理解和操作, 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因此,提出以下分类原则: 1)实用性原则:分类应基于网络暴力事件的实际表现形式和处理需求,以便为监管机构和互联 网信总服务平台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操作框架.
2)可操作性原则:分类应简洁明了,便于监管机构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理解和应用,以提高 应对网络暴力事件的效率和效果.
3)合法性原则:分类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网络暴力事件的分类和管理, 保护受害者权益,同时避免侵犯言论自由.
4.2分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