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9.025 CCS V 11 体 标 准 T/CCM16--2024 代替T/CCM16-2020 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材 Triplemeltedalloy718forgedbillets 2024-09-25发布 2024-10-25实施 中国锻压协会 发布
T/CCMI 6-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质量保证 交付准备 9确认 10拒收.. 附录A(规范性)棒材金相组织检查及验收 10 图A.1棒材低倍组织(1X) II 图A.2白斑分布状态(1X) 12 图A3碳氮化物偏聚极限照片(100X) 12 图A.4纵条状碳化物标准极限照片(50X) 13 图A.5网状碳化物标准极限照片(50X) 13 图A.6a)6(NiNb)相可接受极限照片(250X) 14 图A.6b)6(NiNb)相不可接受极限照片(250X) 14 表1化学成分, 表2室温拉伸性能, 表3650℃拉伸性能.
表4650℃持久性能, 表5取样部位的品粒度要求. 表6超声波检测要求.
表7直径允许偏差.
表8检验项目、取样部位、取样数量
T/CCM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T/CCMI6-2020《进口三联熔炼IN718(GH4169)锻制棒材》,与T/CCMI62020相 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英文翻译(见第2章): b)修改了砷元素含量,由“3ppm”改为“25ppm”(见4.2.3表1,2020版的4.2.3表1): d)增加了棒材高倍组织检查方向要求,以及&(Ni3Nb)、碳化物、碳氮化物、Laves检查要求 (见4.7.1,2020版的4.7.1): e)删除了碳化物检验要求(见2020版的4.7.2): f)修改了晶粒度检查方向(见4.7.2.2020版的4.7.3): g)修改了持久试验中增量载荷间隔时间,与英文版保持一致(见5.4.4.2020版的5.4.4.4): h)修改了检验项日名称、取样数量、取样部位(见6.3.2表8,2020版的6.3.2表8).
本文件由中国锻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安大航 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银有限公司、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西安三 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特殊 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昱银高合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洋、陈祖祥、侯伟、王彦伟、韩何岩、杨孝荣、陈文、李晓婷、马玉斌、杨 良会、张奇、刘其源、何涛、魏丽、任乾光、杨玉军、王绍灼.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于2020年10月为首次发布: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T/CCMI6-2024 引言 国内锻造企业对外采购的高温合金锻制棒材主要是以各白技术协议为主,不具备通用性,不利于规 模化采购和国外供应商批量生产,对产品的稳定性、生产成本、交付周期等也都存在不利影响.
本文件在国内锻造企业的共同参与和业内专家的指导下,对现有各企业的技术协议进行整合、改进 和提升,形成了统一的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采购标准-《进口三联熔炼718(GH4169)锻制棒 材》.
本文件强化了对国外材料供应商的生产过程管控,对提升进口高温合金材料质量稳定性、提升锻造 企业对外话语权意义重大:为供应商批量化生产和企业规模化采购创造条件,提升国内锻造企业的整体 话语权和市场地位,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有助于推动中国锻造企业加强协作,共同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I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