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PEF 090-2024 新桐丰产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pdf

090,2024,CCPEF,技术规程,新桐,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400.6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65.020.040 A 022 团 体 标 准 T/CCPEF 090-2024 新桐丰产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yielding Paulownia tomentosa Forest Bases 2024-12-05发布 2025-01-05实施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 发布
目录 前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建设原则. 6滴灌设施安装 7目的树种选择, 8种植技术. 9管护技术. 10有害生物防治. 11培育技术. 12配套设施建设. 13基地管理. 14基地档案. 1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桐生物科技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新桐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新桐农林产业(海南)有限公司、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绿美城乡工作 委员会、广东绿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东新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 西林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榈纤维材料(广东)有限公司、新桐生物科技集团(广东)有 限公司肇庆分公司、广东仟亿林业产业有限公司、广东新桐欣鑫林业有限公司、森超经济研 究(北京)有限公司、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广海新桐文化传播(广 东)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政璋、吴群辉、潘学宏、陈明涛、曾琼、陈奶斌、刘颖达、蔡海 坤、刘晓贺、刘玮、张动、马超.

新桐丰产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够在较短的3~5年时间内达到可采伐的尺寸,从面更快地获得木材收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 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本规程规定了新桐丰产林基地建设的相关技术要求,包括基本条件、建设原则、种植与 管护技术、配套设施建设、基地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适用于新桐1号及其系列品种在 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建设木纤维用材和大径材丰产林基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的内容通过规范性的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2023造林技术规程 LY/T 1185 苗圃建设规范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2007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 T/GDFS3-2021大径材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DB44/T 195. 3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 DB44/T2149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5005 林区公路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新桐1号 品种树种,于2020年12月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颁发《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证书号:第 2605号,品种权号:2020051号,新品种名称:新桐1号)(以下简称:新桐).

3. 2 丰产林 以生产大量木材或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采用良种壮苗、集约经营等技术措施,通过 科学的种植密度和抚育管理,在较短的轮伐期内获得较高产量的人工林.

对于新桐丰产林, 2 -
包括培育木纤维用材(林分胸径<20cm)和大径级用材(林分胸径≥20cm,培育3~5年达到 丰产成果)两类. 3.3 木纤维 新桐林木用于生产木质纤维的部分. 3.4 木纤维基地 以培育木纤维用材林木为目标,种植3年每公顷株数≥2400株,每公顷蓄积量≥180㎡, 面积≥100hm且相对集中连片的林地. 3.5 大径材基地 以培育大径级林木为目标,种植5年每公顷株数≥900株,每公顷蓄积量≥165㎡,面 积≥100hm且相对集中连片的林地. 3.6 目的树种 , 3.7 目标树 由广东新桐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苗圃培育出的新桐苗木,营养杯装苗,苗高度15cm~25cm 苗径0.3cm左右,长有3~5对叶子,具有培育成丰产林立木的质量潜力. 3.8 干形培育期 栽植三个月龄林至二年龄林阶段,主要任务是培育良好的树干形态. 3. 9 径级培育期 三年龄林至五年龄林,是促使主杆达到预期胸径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各项抚育管理措 施,要及时除草、施肥、预防病虫害、预防干早等. 3. 10 提质培育 对林木总体生长状况良好、目的树种株数、胸径达到要求的林分,进行精准培育,以提 高树木质量,使其达到丰产林标准的森林经营活动. 3.11 改造培育 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