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TAS 113-2024 列控系统装备自主可控度评估指南.pdf

1.13】,2024,CCTAS,pdf,控系统,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25
文档大小:4.0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45.020 CCS S60 团 体 标 准 T/CCTAS113-2024控系统装备自主可控度评估指南 Guideline for assessment of autonomous&controllable levels of train control system equipment 2024-09-30发布 2024-09-30实施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
T/CCTAS 113-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原则 5指标体系 6等级确定 6.1自主可控度分级 6.2确定评估分值 7评估实施. 7.1评估组织. 7.2评估流程 附录A(资料性)存在的自主可控风险、保障目标及策略 A.1存在的自主可控风险 A.2自主可控保障目标及策略 附录B(资料性)自主可控度评估指标说明 01- 附录C(资料性)自主可控度评估指标权重、评分方法及评估细则模板 13 C.1指标权重和评分方法 13 C.2产品评估细则模板 17 附录D(资料性)自主可控度评估相关表单 61- 参考文献. 22
T/CCTAS11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中铁检验认证中心 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铁科 智控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欢、曹源、刘贞、李鹃、赵阳、宋宗莹、孙永奎、朱林富、孙国营、张宝馨、 车惠军、宿帅、李小帅、何宇晖、王兴中、曹海滨、宾海丰、陈宁宁、徐伟.


T/CCTAS 113-2024 列控系统装备自主可控度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列控系统装备自主可控度评估的总体原则、指标体系、等级确定、评估实施方面的指 导和建议,并给出了自主可控度评估指标权重、评分方法及评估细则模板等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行业列控系统装备自主可控度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75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25069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TB/T3516CTCS-2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TB/T3581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50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列控系统装备traincontrolsystem equipment 轨道交通行业信号系统中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装备的简称.

3.2 自主可控autonomous&controllable 供应商具备对其产品控制、产品可获得和产品数据支配的能力.

注:本文件中的“产品”是指由供应商提供的列控系统装备.

3.3 产品控制能力product controllability 供应商具备自主控制其产品及部件的能力.

3.4 产品可获得能力product acquirability 供应商保障其产品及部件对用户稳定、可持续供应的能力.

T/CCTAS 113-2024 3.5 产品数据支配能力product data dominance 供应商具备其产品数据不被非授权收集、传输、存储、处理、使用和销毁的能力.

3.6 自主可控度(ACL)autonomous&controllablelevels 列控系统装备通过对产品自主可控的相关评估,达到相应自主可控程度的度量.

4总体原则 4.1列控系统装备自主可控度评估旨在对列控系统装备及其部件的安全保障能力进行量化评估.

4.2开展自主可控度评估时,宜结合产品实际情况编制产品评估细则,评估指标权重、评分方法及评 估细则模板可参照附录C. 4.3自主可控度评估组织方宜建立相应的评估管理流程,对评估过程形成完整的评估文档,保证评估 过程客观合理,评估数据真实可信,评估结果可追溯.

5指标体系 列控系统装备自主可控度评估指标体系架构见图1.

评估指标体系由评估指标域、评估指标类和评 估指标项三部分组成,共包括5个评估指标域、18个评估指标类和31个评估指标项,评估指标项是最终 可开展评估实施的评估指标.

附录A和附录B分别给出了指标体系分析形成和各评估指标的相关说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