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RPA 014-2024 生态环境技术评估指南.pdf

014,2024,CECRPA,pdf,指南,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17
文档大小:4.1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CCS: Z01 ICS:13.020.10 团 体 标 准 T/CECRPA014-2024 生态环境技术评估指南 Guidelinefor assessment ofeco-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2024-12-31发布 2024-12-31实施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发布
T/CECRPA 014-2024 目次 前言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评估程序. .6 6评估方法 .8 7评估报告的编制 12 8质量控制要求 12 附录A 14 附录 B. 15 附录 C. 16
T/CECRPA0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 中心、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寇蓉蓉、谭玉菲、徐舒、王宗爽、李冬、张雅京、刘志伟、张晴、 托娅、常明、梁旭、汪俊、刘澈、聂春雷、刘志媛、张杰、薛瑶、景艳丽、李晓萍、王寅佳.

T/CECRPA014-2024 生态环境技术评估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生态环境技术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报告的编制以及质量控制 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技术成果评价以及技术筛选、交易、推广应用等过程中的技术评估.

法律法规对技术成果评价筛选有强制性要求的,须依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 37264 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态环境技术cco-cnvironmcntal technology 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的技术工艺、装备材料等.

[来源:HJ2016-2012] 3. 2 评估目的asscssment purpose 技术评估的原因和用途,一般由委托方提出.

评估目的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技术评估的工作目标、 评估指标、检测方案等的选择,对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的界定以及评估报告编写内容等方面产生影响.

3.3 技术适用度technology application level 生态环境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实际需求的适用程度,包括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性、经济性,以及对环 境、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3. 4 技术创新度technology innovationlevel 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程度,以突破性、独特性、新颖性、创造性等为表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
T/CECRPA014-2024 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三类.

[来源:T/CASTEM1003-2020] 3.5 技术成熟度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生态环境技术满足预期应用目标的成熟程度.

[来源:GB/T22900-2022] 3. 6 技术需求度level of demand for technology 从市场潜力和政策影响两方面衡量技术需求方对生态环境技术应用需求的强烈程度.

注:外购电力是指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进入该企业的电力.

3. 7 技术评价指数 tcchnology evaluation index 应用技术适用度、技术创新度、技术成熟度和技术需求度四个维度对生态环境技术进行评价,通过 线性加权求和法对这四个维度值进行合成计算,形成一个定量概括技术基础条件的非线性无量纲指数.

4基本原则 4.1相关性 披露主体宜披露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信息,所披露的信息清晰并利于理解,并能恰当地反映 企业实际排放情况.

4.1科学规范 针对技术的特点,科学确定评估内容、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按照规范的评估程序开展评估并编制 评估报告.

4.2客观公正 客观反映和体现技术评估工作情况,坚持技术评估程序独立客观、公开透明,确保技术评估结果准 确、真实、公正.

4.3应用导向 面向技术应用实际需求,以技术适用度、创新度、成熟度和需求度为主要评估内容,建立技术评估 指标体系,为成果评价、技术研发、技术筛选、技术交易、应用推广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4.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采用评分、评级、计量等定量评估方法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