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1. 060.01 团 体 标 准 T/CHSA 083-2024 下颌骨牵张成骨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echnology 2024-11-29发布 2024-12-29实施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发布
T/CHSA08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 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 腔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磊、何黎升、丁明超、张益、王旭东、杨学文、祝颂松、杨鸣良、林李嵩、 谢志坚、孙健、刘彦普、李祖兵,卢利、贺洋、商洪涛、蔡卜磊、戴太强.
T/CHSA 083-2024 引言 颌面部骨骼发育畸形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病症,常采用正颌外科手术、骨移植等方 式进行治疗,但也存在适应证选择限制和手术损伤较大等问题.
牵张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被应用于颌面外科领域以来,为诸多复杂颌骨畸形与缺损的矫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被认为是20世纪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
牵张成骨技术指通过对切开后仍保留骨膜、软组织附着以及血供的骨段,施加特定的牵引张力,使 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从而达到局部骨增量以纠正骨畸形和缺损的一种外科技术.
基于其在牵张力作用 下的内源性成骨的特性,也被称为内源性骨组织工程技术.
下颌骨牵张成骨技术是基于肢体长骨牵张成 骨技术发展而来,随着下颌骨牵张装置和临床研究不断被报道,该技术展示出其特有的优势,逐渐成为 治疗下颌骨畸形与缺损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下颌骨解剖形态不规则,下颌骨缺损或畸形种类各异且严重程度不同,往往涉及一个或多个 解剖亚单位,特别是下颌骨牵张成骨的适应证选择、牵张方案设计、围术期管理、并发症防治等缺乏应 用规范与共识,直接影响该技术的临床推广与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明确下颌骨牵张成骨(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DO)的适用范围,规 范治疗过程,推动MD0技术更广泛、有效地应用于下颌骨畸形与缺损的治疗,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 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汇集国内相关领域著名专家的诊治意见和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国内外对下 颌骨牵张成骨的研究成果,制定“下颌骨牵张成骨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提高广大同行对MDO 技术的认识,确保手术安全进行并获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IⅢ1
T/CHSA 083-2024 下颌骨牵张成骨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下颌骨牵张成骨技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本文件适用于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临床应用,包括下颌骨牵张成骨的适应证、禁忌证、下颌骨牵张器 种类及适用范围、术前评估、临床应用、术后管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以及颌骨牵张成骨多学科联合治 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下颌骨牵张成骨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MDO 通过对下颌骨切开后的骨段施以特定的牵引张力,利用机体自身的修复再生能力,使骨间隙内形成 新骨以达到骨延长/骨增量,从而实现自体组织原位再生,达到改善容貌和重建功能的一项技术.
注: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将骨骼截开,安放牵张器,经过一定的间歇期(5d~7d),缓慢牵张截骨间 隙(1mm/d一1.5mm/d),从而激发机体组织再生的潜力,在牵张间隙内不断形成新生骨组织,同时可以使骨骼周围的肌 肉、神经、血管、皮肤等同期增量.
根据牵张方式不同,MID0被分为单焦点牵张、双焦点牵张和三焦点牵张.
3.2 单焦点牵张monofocal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多用于下颌骨的延长或增高,通过一个截骨线形成两个骨段,在两个骨段间施加牵张力,在牵引张 力作用下促进骨段间新骨形成.
注:目前颅面骨骼的大部分临床应用多属于单焦点牵张成骨.
3. 3 双焦点牵张bifoc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多用于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即在骨缺损区一侧截骨,形成一个骨转移盘(transportdisk), 施加牵张力于转移盘使其沿特定方向移动,直到与缺损区对侧的骨断端相接,在转移盘的截骨侧形成新 骨. 3.4 三焦点牵张trifocal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常用于修复大范围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即分别在骨缺损区的两端截骨形成两个骨转移盘,并分别 施以牵张力于两侧转移盘,使其向缺损区中心移动直至相接,在两个转移盘的截骨侧均形成新骨.
与双 焦点牵张相比,三焦点牵张成骨可缩短牵张时间.
4适应证与非适应证 4.1适应证 MDO主要适用于严重的下颌骨短小畸形和植骨条件较差的下颌骨骨缺损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类 型疾病.
a)小下颌畸形:先天发育不全及继发于题下颌关节强直的小下颌畸形,包括皮埃尔罗宾序列征 (Pierre Robin sequence)、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Treacher-Collins syndrome)、纳赫尔 综合征(Nager syndrome)、聘心面综合征(velocardiofacialsyndrome)等.
小下颌畸形伴发 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OSA)的要幼儿和儿童患者也是 MDO的适应证
T/CHSA 083-2024 b)下颌骨宽度发育不足:牙弓重度狭窄,牙量、骨量的重度不协调”.
牙槽突高度不足:因先天性发育不足、创伤、骨吸收及下颌骨缺损骨移植后的牙槽突骨量不足 d)突、升支短小或缺失:因先天性畸形、感染、创伤或良性肿瘤切除导致的下颌骨突缺损、 下颌支短小或缺失的患者.
e)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hemifacialmicrosomia)):又称第一、二弓综合征,可导致半侧下颌 骨骨量及软组织量严重不足 f)获得性下颌骨缺损:因良性肿瘤、创伤、感染等造成的下颌骨缺损 4.2非适应证 4.2.1与全身情况相关的非适应证 主要包括患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而不能承受手术者(如有严重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 有某些系统性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及骨硬化症)的患者,服用双麟酸盐类等严重影响骨 代谢的药物的患者,以及精神状态异常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4.2.2与局部情况相关的非适应证 主要包括下颌骨术区存在明显感染者,下颌骨骨质存在明显异常(如患有骨结构不良、骨髓炎或骨 坏死)的患者,下颌骨内有良性肿瘤尚未治疗者,下颌骨内恶性肿瘤或骨周恶性肿瘤尚未治疗或治疗未 完成者,以及下颌骨接受过放射治疗存在颌骨坏死风险的患者等.
5下颌骨牵张成骨技术 5.1MD0牵张器种类与适用范围 牵张器种类及临床选择:目前应用于下颌骨的牵张器仍以传统的螺旋式牵张器为主,根据牵张器主 间断牵张器和持续牵张器:根据支抗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牙支持式牵张器、骨支持式牵张器和混合支持 式牵张器.
此外,根据下颌骨牵张部位的特殊需求,可以根据特定的缺损部位、范围制作个性化牵张器, 如弧形牵张器[图1c)]、双向牵张器、三焦点牵张器以及种植型牵张器等 a)外置式牵张器 b)内置式牵张器 c)弧形牵张器 图1牵张器的种类 内置式牵张器和外置式牵张器均可适用于矫正颌骨畸形,目前外置式牵张器主要用于上颌骨牵张 成骨,内置式牵张器主要用于下颌骨牵张成骨.
个性化牵张器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牵张器的位置和牵张 方向.
医生应根据患者下颌骨畸形/缺损的特点和临床技术的可实施性选择牵张器的种类、规格、数量, 配合应用数字化辅助外科设计,确定牵张器的固位位置、截骨位置和牵张方向.
5.2MD0术前评估 5.2.1全身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