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537-2024 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效果评估技术规范.pdf

2024,537,CI,pdf,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27
文档大小:5.5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13.060.10 T CCSP 56 团 体 标 准 T/CI537-2024 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效果评估技术规 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effect assessment of paths for sustainable use of cold waterresources 2024-09-29发布 2024-09-29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布
T/C1 53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估原则, 5区域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 6区域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 7评估总则. 8评估方法 9证实方法. 10 附录A(资料性) 资兴市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 11 附录B(规范性) 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附录C(规范性) 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效果评估报告格式, 参考文献 24
T/C153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开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评价所、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四达智库科技 服务有限公司、郴州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天津天发源环境保护事 务代理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邵超峰、战雪松、杨岭、丰锦、董锐煜、杨永平、罗海勤、顾丽霞、李如静、 陈思含、张汇泽、丁为桐、赵宇飞、翰美庭.

II
T/CI537-2024 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评估原则,描述了区域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和利用关键 技术,规定了开展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估总则、评估方法,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开展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效果评估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冷水coldwater 温度低于常温的水资源,通常指5℃~12℃的水.

3.2 冷水资源coldwaterresources 在特定区域内能利用的低于常温的水资源.

注:包括但不限于涌泉水、山间溪流、地下水、山地或高原的河潮水、雪山融水等.

3.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sustainablewaterresourcesutilization 通过水资源合理利用使水资源供求长期处于良性循环,不致造成可利用水量减少,或水功能区水质 下降面丧失使用价值的利用方式.

3.4 物质产品materialproducts 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取的能在市场交换的物质.

注:如粮食、油料、蔬菜、水果、木材、生物质能、水产品、中草药、牧草、花卉及淡水资源等.

3.5 功能量functionalquantity 生态产品的物理量.

注:如粮食产量、洪水调蓄量、土壤保持量、固碳量与景点旅游人数等.

3.6 价值量value quantity 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

4评估原则 4.1科学性与准确性 基于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过程宜充分考虑冷水资源的自然属 性、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影响,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指标,确保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冷水资 源可持续利用的实际效果.

4.2系统性与全面性
T/C1 537-2024 宜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框架,综合考虑冷水资源利用的各个方面,包括资源量、利用方式、生态环 境影响、社会经济效益等.

评估指标宜涵盖多个维度,确保评估结果能够全面反映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综合效果.

4.3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方便评估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评估方法和指标宜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和理解.

4.4动态性与适应性 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规范宜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适应性.

评估方法和指标 宜根据冷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更新,以应对不同情境下的评估需求.

4.5合规性和相符性原则 冷水资源管理及利用宜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等规定,宜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城乡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水资源相关规划以及水资源管理要求.

5区域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 5.1战略性新兴产业 5.1.1引导企业研发与节水、用水、治水等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服务,加强 相关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提升节水、用水、治水效率与水平.

5.1.2产业布局需与区域冷水资源条件匹配,选择性发展新一代信总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已具备产业优势基础,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和行业领域.

5.1.3利用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高品质包装饮用水产业,开发高附加值的饮用天然水、 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等产品,打造高端康养饮用水品牌,大力提升地域名片效应,从形态开发、功能开 发走向产业规模壮大.

5.1.4立足冷水全自然冷却物理降温数字机房、同时水质不受影响的优势,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吸引 区域大数据中心等进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5.2绿色休闲农业 5.2.1充分利用冷水条件,大力发展高品质种植业,培有适合冷水种植的作物.

5.2.2推进冷水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和品牌化经营,建立冷水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集聚区,推进 “区域品牌”形成,提升地方冷水农产品竞争力.

5.2.3发展漂流、潮溪等冷水休闲旅游,推动冷水休闲旅游业和传统农、牧、渔业融合发展,引入参 与性、感受性、休闲性、娱乐性等元素,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5.3水产养殖 5.3.1科学规划渔业开发利用 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目标,以绿色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 做强产业为方向,在调查研究区域冷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水系、水源、流量的不同,综合考 虑防洪、安全等要求,科学规划冷水渔业发展,制定不同的开发利用技术方案和开发养殖模式.

5.3.2优化改善渔业发展环境 优化改善渔业发展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监督,把推动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 村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予以落实: b)完善并落实冷水渔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强化冷水渔业安全生产,强化依法治渔能力,健全冷水 渔业标准体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