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1. 100 SOO G12 T/CIEP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团体标准 T/CIEP 0021-2024 副产甲酸乙酯 Byproduct ethyl formate 2024-10-21发布 2024-11-01实施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 发布
T/CIEP 目次 前 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5试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5 5.2外观的测定, 5 5.3甲酸乙酯、乙醇、乙二醇和其他单个杂质含量的测定.. 5.3.1方法提要. 5 5.3.2试剂和材料 5 5.3.3仪器 5 5.3.4试验条件 5 5.3.5分析步骤 6 5.3.6结果计算 6 5.4水分的测定 5.5密度的测定 6 6检验规则 6 6.1出厂检验 6 6.2组批. 6.3采样.... 6.4判定... 7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7.1标志 7.2包装 7.3运输 7.4贮存 附录A(资料性)副产甲酸乙酯的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保留时间. 附录B(资料性)安全信息. II
T/CIEP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临沐县华盛化工有限公司、四川能投永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来宾市检验检测中 心、营口营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中质标研(北京)标准化服务中心、北京中吉 节能环保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承权、温清发、胡秀智、袁贵玲、吴祥然、陈涛、孙振民、孙志华、李小 平、张长安、姚建国、梁绍.
II1
T/C1EP 副产甲酸乙酯 警示一一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 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副产甲酸乙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原甲酸三乙酯(TEOF)生产过程中副产的甲酸乙酯.
分子式:CHO FO 结构式: 相对分子量:74.08(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4472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46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5603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要求 副产甲酸乙酯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T/CIEP 表1副产甲酸乙酯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无色透明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甲酸乙酯,w/% 00 °66 乙醇,w/% 0.30 乙二醇,w/% 0. 15 其他单个杂质,w/% 0.45 水分,w/% M 0. 10 密度,g/l (20℃) 0. 917~0. 925 5试验方法 警示一一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危险情况.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5.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本文件所用的试剂和水,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本文件 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 制备.
5.2外观的测定 取适量样品于50mL干燥的具塞比色管内,在日光灯或自然光下径向透视观察.
5.3甲酸乙酯、乙醇、乙二醇和其他单个杂质含量的测定 5.3.1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试样经汽化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其中各组分得到分离,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 器(FID)进行检测,各组分的含量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5.3.2试剂和材料 5.3.2.1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活性炭和分子筛净化.
5.3.2.2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活性炭和分子筛净化.
5.3.2.3空气:经活性炭和分子筛净化.
5.3.3仪器 5.3.3.1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仪器灵敏度和稳定性应符合GB/T9722中的 有关规定.
5.3.3.2色谱工作站.
5.3.3.3微量进样器:0.4uL.
5.3.4试验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和典型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保留时间参见附录A,其他能够达到同等 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