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PSA 0008-2024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指南.pdf

0008,2024,CIPSA,pdf,商业秘密,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3.0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03.140 CCS T/CIPSA 0008-2024 团体标准 T/C1PSA0008-2024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指南 Guideline for the enterprise trade secret management 2024-12-26发布 2024-12-26实施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发布
T/CIPSA 0008-2024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5生命周期管理.

6商业秘密权利主张 参考文献.

T/C1PSA 00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有限公司、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窦鑫磊、徐梅、游涛、王凯、刘光裕、武斌、何新、马春生、魏剑、卿高山、 高永懿、李建、李屹林、王腾.

T/CIPSA 0008-2024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生命周期管理和商业秘密权利主张.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的组织和制度设立,对商业秘密识别、定密、存证、查阅、变更、 解密,以及证据管理提供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商业秘密trade secret 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3. 2 技术信息technicalinformation 与技术有关的结构、原料、组分、配方、材料、样品、样式、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工艺、方法及 其步骤、算法、数据、计算机程序以及有关文档等信息.

3.3 经营信息mercialinformation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创意、管理、销售、财务、计划、样本、招投标材料、客户信息、数据等信息.

注: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交易习惯、意向、内容等信息.

3. 4 商业秘密点trade secret point 秘密点secret point 密点confidentialpoint 涉密点sensitive point 权利人要求保护的区别于公众所知悉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这些信息或其组合用于确 定商业秘密的权利范围和权利边界.

3.5 涉密人员secret-relatedpersonnel 在工作中能够产生、接触、使用、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

4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4.1管理组织 企业在商业秘密管理过程中,建立管理组织,宜包括: a)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牵头成立、含有商业秘密产生、运用和管理部门的人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领 导商业秘密管理工作: b)商业秘密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负责商业秘密具体管理工作.

4.2管理制度 企业制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宜明确下述内容: a)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发布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T/CIPSA 0008-2024 b)制度的方针、目的和适用范围: 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d)分类、分级和分流管理要求: e)管理措施,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区域等: f)识别、定密、存证、查阅、变更、解密等工作程序.

5生命周期管理 5.1识别 5.1.1识别过程保密管理 在商业秘密识别过程中,企业宜确保参与识别的人员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对识别过程中涉及的 商业秘密信息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5.1.2识别步骤 商业秘密识别宜按下述步骤开展: a)企业各部门对本部门未定密的信息或信息类别进行识别,报送商业秘密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 b)商业秘密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对企业各部门报送的信息或信息类别进一步识别,整理报送领 导小组: c) 领导小组审定商业秘密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报送的信息或信息类别,确定上述信息或信息类 别是否为商业秘密管理范围: d)领导小组定期复核重要项目或事项的商业秘密识别情况: e)企业在商业秘密识别后,告知涉密人员商业秘密的信息范围.

5.1.3考察因素 商业秘密识别宜考察以下因素: a)对该信息保密的可能性: b)该信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 c)该信息的立项来源和研发过程: d)该信息是否与其他法律保护对象相关联: e)该信息被反向工程破解的可能性.

5.1.4排除因素 下列商业信息不宜作为商业秘密保护: a)在所属领域属于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的: b)仅涉及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部件的简单组合等内容,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通过观察上市 产品即可直接获得的: c)已经在公开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露的: d)已通过公开的报告会、展览等方式公开的: e)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从其他公开渠道可以获得该信息的: f)将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进行整理、改进、加工后形成的新信息,且该新信息在被诉行为发 生时为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的.

5.1.5技术信息识别 5.1.5.1下列技术信息宜识别为商业秘密: a)实验数据、源代码信息、参数信息、工艺信息和配方信息等研究过程信息: b)非公知非完整技术方案: c)不满足专利三性要求的完整技术方案: d)未被采纳或未研发成功的技术方案: e)经领导小组评审,属于不公开难以发现的完整技术方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