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01-2019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 Cancer pain management in adults patients 2019-11-10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护理学会 发布
T/CNAS01-2019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 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邵逸夫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强万敏、陆宇晗、么莉、张海燕、徐波、姜桂春、闫荣、蒋书娣、骆惠玉、陈 钒、赵静、王盈、冯艺、吴晓英、何苗、陈杰、王惠琴、卢苇、刘高明、刘敏君、石磊.
T/CNAS 01-2019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成人癌性疼痛的基本要求、评估和护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疼痛pain 一种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包括感觉、情感、认知和 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
2.2 癌性疼痛cancer pain 由恶性肿瘤疾病或治疗引起的疼痛.
2.3 基础疼痛backgroundpain 在前一周中疼痛持续时间每天≥12h,或不应用镇痛药就会出现的疼痛.
2. 4 爆发痛breakthrough pain 在基础疼痛控制相对稳定和充分的前提下,自发或有触发因素引起的短暂剧烈疼痛.
2.5 剂量滴定dosetitration 调整阿片类药物剂量以达到充分缓解疼痛且药物不良反应可接受的过程.
2.6 疼痛控制稳定well-controlledpain 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连续3d基础疼痛强度≤3分.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NRS: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VRS:口述分级法(verbal rating scale)
T/CNAS 01-2019 FPS-R:改良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工具(faces pain scale-revised) BPI: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PCA: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4基本要求 4.1每次接诊肿瘤患者时均应进行疼痛筛查.
4.2疼痛评估应以患者主诉为依据,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
4.3遵医瞩用药应及时、准确、规范,监测镇痛效果并预防不良反应.
4.4应对患者和主要照顾者进行疼痛相关知识教育.
5评估 5.1评估工具 5.1.1评估工具包括疼痛程度评估工具和全面评估工具.
5.1.2疼痛程度评估工具 5.1.2.1自评工具 a)NRS可用于理解数字并能表达疼痛的患者.
将疼痛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疼 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重(图1).
由患者根据其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字.
b)VRS可用于理解文字并能表达疼痛的患者.
根据患者对疼痛程度的表达,将疼痛程度分为4级 (图1).
无痛: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不影响睡眠: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使 用镇痛药物,影响睡眠: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须用镇痛药物,严重影响睡眠.
c)FPS-R可用于不能理解数字和文字的患者.
由患者选择最能表达其疼痛程度的面部表情(图1).
改良面部表情疼痛 评估工具(FPS-R) cO 数字评分(NRS) 10 无痛 痛 口述分级(VRS)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图1疼痛程度自评工具 5.1.2.2他评工具 宜选用成人疼痛行为评估量表(见附录A),用于不能使用自评工具评估疼痛程度的成人患者.
每 项按0-2评分,总分0-10分,数值越大说明疼痛程度越重.
2
T/CNAS 01-2019 5.1.3全面评估工具宜选用BPI(见附录B).
5.2评估时机 5.2.1入院8h内应对惠者疼痛情况进行常规评估,24h内进行全面评估.
5.2.2疼痛控制稳定者,应每日至少进行1次常规评估,每2周进行1次全面评估.
5.2.3疼痛控制不稳定者,如出现爆发痛、疼痛加重,或剂量滴定过程中应及时评估:如出现新发疼痛、 疼痛性质或镇痛方案改变时应进行全面评估.
5.2.4应用镇痛药后,应依据给药途径及药物达峰时间评估疼痛程度.
6护理 6.1依据疼痛评估情况,宜对患者实施多学科管理的个体化干预.
6.2应遵医瞩给药,指导患者用药(见附录C),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见附录D).
6.3可联合应用按摩、正念减压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辅助措施.
6.4应及时评价镇痛效果.
6.5应指导患者主动报告疼痛、预防不良反应的方法、阿片类药物取药和贮存的方法,不应自行调整药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