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HA 089-2024 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089,2024,CRHA,pdf,床旁,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442.6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11.020 CCS C05 团 体 标 准 T/CRHA089-2024 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 Nursing procedures for bedside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of adults 2024-10-14发布 2024-10-20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T/CRHA08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评估及准备, 6操作程序. 7心电监护仪的消毒与维护 附录A(资料性)三导联、五导联电极安放位置 附录B(资料性)成人心电监测参数报警阅值设置 参考文献.
T/CRHA 08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教育专委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 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长沙经开 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属邵逸夫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浙江大学第二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亚平、何细飞、钟竹青、申铁梅、和霞、张洪君、丁四清、张海 燕、孙国珍、温雅、金金花、于漫、李素梅、滕中华、郑静、马力、于艳艳、陈元禄、曾和 松、陈水红.

T/CRHA 089-2024 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床旁心电监测的基本要求、评估及准备、操作程序及心电监护仪的消 毒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应用床旁心电监测的注册护士,其他医务人员可参照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成为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心电监护仪clectrocardiogrammonitor 一种用于获取和显示心电信号的心电设备,可监测患者心电波形、呼吸、血压、血氧饱 和度、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

3. 2 心电监测c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通过心电监护仪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技术手段.

4基本要求 4.1应遵医瞩进行心电监测,紧急情况下可在无医瞩的情况下进行心电监测.

4.2心电监测过程中应保护患者隐私及安全.

4.3心电监测过程中应及时识别报警信号,并立即处理.

4.4心电监测导联线、探头、血压袖带等附件的消毒,应遵循WS/T367的规定.

5评估及准备 5.1环境准备 心电监护仪使用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相对湿度应≤80%:周围无影响设备正 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及电磁干扰.

5.2设备准备
T/CRHA 089-2024 应确认心电监护仅及床边电激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心电监护仅设置时间已校准.

5.3患者准备 5.3.1应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配合度、肢体活动度、血运、指甲情况,评估监测部位 皮肤过敏史,有无伤口、管路等.

5.3.2宜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洁电极片粘贴部位,不宜使用酒精,必要时去除胸部毛发和 皮肤角质层.

5.3.3应告知患者/家属心电监测过程中需配合的注意事项.

6操作程序 6.1操作要点 6.1.1应选择胸腹部平坦、肌肉少的部位安放电极,避开手术、骨骼隆突、除颤、皮肤发红 或破损、瓣痕及受呼吸影响较大的部位,电极安放位置见附录A.

6.1.2电极片应至少48h更换一次,若出现心电信号基线漂移、干扰较大或监测部位皮肤红 肿、破损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6.1.3宜使用Ⅱ导联监测心脏节律,调节波幅至心电波形清晰:对于置入心脏植入式电子 装置者应开启起搏监测模式.

6.1.4应妥善固定导联线,避免缠绕打结、脱落折损及造成患者皮肤压红、破溃.

6.1.5应根据患者臂(腿)围选择规格合适的血压袖带,以能塞进1~2指为宜:下肢血压测 量,可将袖带绑于脚課上方,袖带下缘距内踝上2~3cm:连续监测血压宜间隔6-8h更换一 次监测部位.

6.1.6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应正确放置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耳垂,感应光源应位于指(趾) 甲床上方,保证接触良好: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应至少每2h更换一次监测部位.

6.2参数设置与报警处理 6.2.1应根据医瞩及患者病情设置报警参数,动态调整报警阔值(见附录B).

6.2.2宜根据环境噪音水平和昼夜时间段调节心电监护仪报警音量,不应关闭报警音.

6.2.3应将室颤、无脉室速、心脏静止等恶性心律失常报警设置为危象/高优先级报警.

6.2.4应根据报警级别和类型应答处理,明确不同报警的优先处理顺序.

6.3监测与记录 6.3.1应密切监测心电图波形变化,识别心电图危急值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3.2心电监测记录频次应根据患者病情、医嘀或护理级别确定,记录内容包含患者生理参 数及异常心电图波形,宜按需回顾患者心电监测的情况.

7心电监护仪的消毒与维护 7.1心电监护仪使用完毕后,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7.2心电监护仪表面应使用无腐蚀性清洁剂(如>0.5%过氧化氢、70%~90%乙醇)擦拭: 血压袖带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漂洗,消毒过程中应将气囊取 出:导联线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宜用酒精擦拭,待干备用.

7.3心电监护仪应至少每年校验1次.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