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1. 020 CCS C05 T/CSBT 中国输血协会团体标准 T/CSBT012-2024 全血及成分血外观检查和处置指南 Visual inspection and disposal guide for whole blood and blood ponents 2024-11-11发布 2024-11-11实施 中国输血协会 发布
T/CSBT 012-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检查方法.. 6全血及成分血的袋体外观检查 7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外观检查.
8血小板成分血外观检查 9血浆成分血外观检查.
附录A(资料性) 红细胞混入量比色图卡, 附录B(资料性) 溶血程度比色图卡. 10 附录C(资料性) 血浆成分血异常黄色比色图卡, 12 附录D(资料性) 乳糜程度比浊图卡. 13 附录E(资料性) 比浊图卡和比色图卡制作方法.
15 附录F(资料性) 外观正常全血及成分血图片 附录G(资料性) 外观异常全血及成分血图片.
20 参考文献
T/CSBT 0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输血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血液中心(西安市中心血站)、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吉林省血液中心、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宁波市中心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雅莉、单泓、张雪松、邱艳、平娜娜、苏晓敏、兰静、胡军路、陈芳、安慧 娟、于小棠.
II
T/CSBT 012-2024 全血及成分血外观检查和处置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全血及成分血外观检查内容、检查方法、结果判定规则和处置原则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临床输注用全血及成分血的外观检查和处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GB14232.1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 WS/T203输血医学术语 WS/T404.4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3术语和定义 WS/T2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血凝块bloodclots 体外环境下凝血系统激活后,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降解为纤维蛋白并聚合成不溶性的网 状结构,将红细胞等有形成分收在一起形成不易散开的凝集团块.
3.2 纤维蛋白聚合物fibrinaggregates 凝血系统激活后,血液中部分凝血因子或凝血因子包裹了血细胞和(或)血细胞碎片形成的白色、 不透明的线状物和(或)紧密团块.
3. 3 絮状物flocculent material 冰冻状态的血浆成分血在融化过程中或融化后储存于2C~6C储血设备一段时间,形成的一种 不透明的、模糊的绒毛或棉絮状的白色不溶物.
3. 4 白色颗粒物whiteparticulatematter 全血及成分血中一种富含脂质的白色或淡黄色物质.
注1:偶有血小板、白细胞混在其中.
注2:形状多样,有题粒状、平整斑点状、油性薄膜状或蜡样团块,也可呈现晶状物、脂肪状物、薄纸样物.
3.5 不溶物 insoluble substance 全血及成分血中肉眼可见的颗粒、团块或其他形状的物质.
注:包括血凝块、纤维蛋白聚合物、絮状物、白色颗粒物以及其他异物.
4基本原则 4.1在血液采集、成分制备、储存发放、临床输注前各过程宜按照全血及红细胞成分血、血小板成分 血、血浆成分血三大类,对全血及成分血的袋体、导管、颜色和光泽、乳糜程度、不溶物等进行外观检 查.
T/CSBT 012-2024 4.2全血及成分血外观检查宜选择目视检查法,获得全血及成分血的外观质量的感官评价.
依据外观 检查结果给出全血及成分血的处置原则.
无法确定异常外观的形成原因时,以规避质量风险,保证输血 安全为原则进行处置.
4.3目视检查时,可借助比色和(或)比浊图卡进行比对.
必要时,使用补充检查方法,如红细胞计 数、无菌检查等.
5检查方法 5.1目视检查法 5.1.1使用相对于观察物的最优光线方向,最低光照≥300Lux,可以借助放大镜、比色和(或)比浊 图卡等辅助装置,通过肉眼观察判定全血及成分血的外观质量.
5.1.2红细胞混入量比色图卡是基于红色深浅与红细胞混入量成正相关的原理制作而成,可作为血小 板成分血、血浆成分血中红细胞混入量判定的辅助检查方法.
红细胞混入量比色图卡参见附录A.
5.1.3溶血程度比色图卡是基于红色深浅与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成正相关的原理制作而成,可作为血小 板成分血、血浆成分血溶血程度判定的辅助检查方法.
溶血程度比色图卡参见附录B.
5.1.4血浆成分血异常黄色比色图卡是基于黄色深浅与总胆红素含量成正相关的原理制作而成,可作 为血浆成分血和血小板成分血异常黄色判定的辅助检查方法.
血浆成分血异常黄色比色图卡参见附录 C.
5.1.5乳糜程度比浊图卡是根据乳糜程度与乳糜微粒(主要为甘油三酯)含量成正相关的原理制作而 成,可作为血小板成分血、血浆成分血乳糜程度判定的辅助检查方法.
乳糜程度比浊图卡参见附录D.
5.1.6比浊图卡和比色图卡的制作方法参见附录E.
5.2补充检查方法 5.2.1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红细胞计数”,或使用其他经验证可使用的方法进 行检测.
在使用目视检查法并借助比色图卡均难以判定血小板成分血、血浆成分血中红细胞混入量时可 进行红细胞计数.
5.2.2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或使用其他经验证可 使用的方法进行检测.
在使用目视检查法并借助比色图卡均难以判定血小板成分血、血浆成分血溶血程 度时可测定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5.2.3总胆红素含量测定 总胆红素含量测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总胆红素含量测定”,或使用其他经验证可 使用的方法进行检测.
在使用目视检查法并借助比色图卡均难以判定血浆成分血和血小板成分血异常 黄色时可测定总胆红素含量.
5.2.4血脂测定 血脂测定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测定”,或使用其他经验证 可使用的方法进行检测.
在使用目视检查法并借助比浊图卡均难以判定血小板成分血、血浆成分血乳糜 程度时可测定甘油三酯含量.
5.2.5无菌检查法 无菌检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中的通则“无菌检查法”,如使用细菌培养仪进行无菌 试验,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检查.
无菌检查法适用于血袋内出现下列疑似细菌污染导致异常外观时的判 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