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7.180.99 CCS N30 T/CSOE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 T/CS0E0003-2024 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General Methodfor the installation of permanent fiber optic cable outside casing 2024-08-09发布 2024-08-14实施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发布
T/CS0E0003-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施工前准备.
4.1资料收集 4.2井眼准备.
4.3套管头、套管及套管附件 4.4光纤、光缆及附件准备 4.5光绩检测工具及附件 5光绩安装工程设计 6光缆安装. 6.1交底协调, 6.2安装.
6.3应急措施 7质量、安全管理.
7.1质量管理.
7.2安全管理.
8总结报告.
8.1光缆安置总结 8.2资料归档.
T/CS0E000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油田分公司、中天电力光绩有限公司、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先权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国兴汇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塔科智感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星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青岛汇安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刚、王松、安树杰、张仁志、饶云江、何正熙、梁兴、王维旭、栗鸣、吴明 埗、杨恒勇、乔文玮、蒋弘谷、郑超、尚盈、王晨、李东明、宛立君、关帅、王国柄、朱涛、尹国路、 霍佃恒、霍细星、胡国华、祁庆庆、黄志新、于春花、王尚卫、杨义兴、周素芹,魏茂安.
IⅡ
T/CS0E 0003--2024 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的施工前准备、光缆安装工程设计、光缆安装、质量安全 管理和总结报告等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陆上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海上平台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SY/T5396石油套管现场检验、运输与贮存 SY/T5724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 SY/T6789套管头使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扶正器casing centralize 光缆随油套管下井安装过程中,安装在套管接位置,保护光缆安全,保证套管居中的器件.
3.2 本体环noumenonring 光缆随油套管下井安置过程中,安装在套管本体中部,保持光缆收紧,避免旋转的器件.
3.3 全角变化率overallanglechangerate 从井眼内的一点到另一个点,井眼前进方向变化角度.
注:全角变化率又称井眼由率.
4施工前准备 4.1资料收集 套管外光缆安置前应收集下列资料: a) 自然地理、气象、交通、通讯及人文地理资料.
井位坐标、海拔高、补心高.
c) 井下腐蚀环境.
d) 井轨迹数据或井斜数据表.
e) 钻具结构、套管结构、井身结构.
f) 钻井工程设计、估井地质设计.
测井数据:井温、电测井径、钻井液性能、地层流体性质、裸眼段地质分层及岩性、井下工 程情况等资料.
4.2井眼准备 4.2.1完钻井深应达到钻井设计要求,
T/CS0E 0003-2024 4.2.2井身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2.3 下套管前应用原钻具下钻通井,并符合下列要求: a 通井到底,井眼畅通无阻, b) 按设计排量洗井,洗井时间不少于两个循环周.
c) 设专人观察振动筛处岩屑返出情况,判断井壁是否稳定.
d) 调整好钻井液性能,达到井口无溢流和不漏失,对于油水井,进出口密度一致,对于气井进 出口密度差小于0.02g/cm:符合固井设计要求.
e) 对于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应分段循环,在全角变化率大的井段反复大幅度活动钻具、 彻底清除岩屑床,到井底后大排量循环钻井液并活动钻具,起钻前在大斜度井段、裸眼井段 或水平井段注入含润滑剂的钻井液.
4.2.4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液漏失的井或有潜在漏失层的井,套管外光缆安置前应提高地层承压能 力,并应满足下套管或注水泥期间的最高当量循环密度.
4.2.5下列井段应下钻重点扩划眼: a)电测井径小于钻头直径的井段.
b) 起下钻退阻、遇卡井段.
c)全角变化率超过设计规定的井段.
4.3套管头、套管及套管附件 4.3.1套管头准备 套管头应符合SY/T6789规定的要求以及下列要求: a) 套管头穿越方案根据套管结构和耐压等级确定.
b) 套管头改造,在原套管头结构上进行,也可增加升高法兰或载丝法兰.
c) 改造后的套管头及密封件满足承压要求,具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d) 光缆出口采用水平法兰面穿越,预留一条备用通道.
e) 悬挂器上端光缆出口沿悬挂器上段盘绕不少于2圈,自切点换向水平穿越.
悬挂器上端光缆出口与水平穿越通道的高度不小于7cm.
悬挂器穿越承压密封包含垂直和水平两道密封:承压大于105MPa时,不少于三道密封.
4.3.2套管准备 套管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入井套管符合钻井设计及套管柱设计要求,长度附加量不应少于井深的3%,并附有套管质量 检验合格证.
b) 套管运输过程和现场检验,符合SY/T5396中的规定.
c)井场套管整齐平放在管架上,码放高度不超过3层.
d) 入井套管使用标准通径规逐根通径,检查外观螺纹伤痕,清洗螺纹,丈量长度,地质、工程 人员分别校核,确定入井套管直径、钢级、壁厚、螺纹类型及长度无误,并及时剔除受损套 管.
e) 按套管柱排列下井顺序并编号,编写下井套管记录,备用套管和不合格套管作出明显标记, 与下井套管分开排放.
f) 套管柱强度校核时,对于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计算套管柱弯曲应力和摩阻,分析套 管柱附加轴向载荷的影响,按SY/T5724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
4.3.3套管附件准备 套管附件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根据钻井设计及井下情况制定合理的管串结构,附件包括浮箍、浮鞋、本体环、保护器和扶 正器等.
b) 入井套管附件符合设计要求,并有质量检查清单,与套管相连接的螺纹应进行合扣检查.
c) 下井套管附件记录主要尺寸和钢级,绘制草图,并将长度和下井次序编入套管记录.
d)套管附件强度不小于套管强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