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AI 002-2024 中压配电网数据智能处理技术规范.pdf

002,2024,GDAI,pdf,配电网,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26
文档大小:9.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29.240.30 CCS F 21 T/GDAI 团 体 标 准 T/GDA1 002-2024 中压配电网数据智能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telligent data processing in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2024-12-27发布 2025-01-20实施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发布
T/GDA10022024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流程, 5数据采集. 6数据预处理. 7数据分析 8数据应用.

9数据安全 附录A(规范性)电气算法. 参考文献.

T/GDA100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华南理工 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水沐青华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电网公司、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粤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普通合伙)、广州故事科技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凌宇、赵翔宇、卢友飞、董召杰、余涛、孙立明、梁寿愚、王译萱、黎敏、 周磊、吴洋、万敏、谭靖、王梓耀、陈世濠、严宇平、王炳焱、李波、郭立玮、吴贤波、李思旗.

T/GDA1 中压配电网数据智能处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压配电网数据智能处理的总体流程、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 及数据安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电力公司、规划设计单位在10kV至35kV的配电网规划中的智能化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GDAI003-2024中压配电网网架问题智能诊断技术规范 T/GDAI004-2024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智能生成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数据智能处理data intelligent processing 指利用先进的算法工具、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对中压配电网中的大量数据进行采集、 预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

4总体流程 中压配电网数据智能处理流程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涉及流程如下: a)数据采集: b)数据预处理: c)数据分析: d数据应用.

5数据采集 5.1数据类型 5.1.1实时监测数据 实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包括: a)传感器数据:安装在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上的传感器应具备实时收集设 备的工作状态信息的功能,例如温度、压力、振动等:
T/GDA1 b)智能电表数据:包括用户的用电量,实时的电流、电压等数据: c)监控系统数据:应能实时收集和监控电网中各个节点的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 d)天气数据:应能通过气象站或第三方天气服务提供的实时天气信息.

5.1.2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的主要来源包括: a)电量消耗记录:应能记录用户过去的用电量,用于分析用电模式和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 b)设备运行记录:应能记录电力设备的历史运行状态,包括故障记录、维修记录等,有助于评估 设备的健康状况: c)电网运行记录:应能记录电网的历史运行状态,包括电力负荷、发电量、停电记录等: d)天气历史数据:应能记录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用于分析极端天气事件对电网的影响.

5.1.3用户用电信息 用户用电信息是指与电力消费者相关的数据,包括用户用电习惯、偏好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用户用 电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 a)智能电表数据:应能通过智能电表提供实时用电数据并记录用户用电习惯: b)用户档案信息:包括用户的联系方式、地址、电价计划等: c)客户服务记录:应记录用户的服务请求、和.

5.1.4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主要包括: a)设备参数表: b)可靠性参数表: c)经济性参数表.

5.1.5台账数据 台账数据主要包括: a)线路间隔:应根据线路在CIM文件中的属性或者线路名称编号来查询表格,并开展以下存量电 网分析工作: b)线路性质:应通过矩阵表格的形式对10kV线路的性质(公用/专用)、跨区供电线路、间隔使用 情况进行管理: c)线路基本台账:应在线路间隔和线路性质的基础上制作的表格,然后将CIM文件解析后,结合 CIM文件解析出来的GIS编码信息,以及线路、开关、配变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展现,线路 的性质从线路性质表中读取后填入,并且只读取专用线路和公用线路: d)自动化台账:应包含着每一回线路每个站房的类型、自动化、通信和运行状态等信息.

5.1.6负荷数据解构 负荷数据解构主要包括: a)线路高峰负荷日最大负荷: b)转供电分析.

5.2数据格式 数据应遵循CIM(CommonInformation Model)标准,便于数据交换和共享.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