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RM 099-2024 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改良土壤技术章程.pdf

099,2024,GRM,pdf,菌胞外,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289.8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13.020.01 CCS D00/09 T/GRM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T/GRM 099-2024 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改良土壤技术 章程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oil Improvement Using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from Dark Septate Endophytes (DSE) 2024-12-23发布 2024-12-24实施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发布
T/GRM 09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胞外聚合物.

3.2深色有隔内生菌, 3.3土壤改良, 3.4土壤改良剂 3.5生态恢复. 3.6矿区土地复垦 4技术要求. 4.1产品规格 4.2技术原理, 4.3施用方式, 4.4施用要求. 4.5生物性能. 5检验方法. 5.1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5.2保水能力.. 5.3微生物检测.

5.4土壤养分检测 5.5促植物生长能力 6安全与环保要求, 7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7.1包装和标识, 7.2运输 7.3贮存.
T/GRM 09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规定了以深色有隔内生菌(DSE)胞外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土壤改良剂的技术要求、检验方 法、使用指南、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要求,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的改良及其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修复等领域的应用.

胞外聚合物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显著的保水、粘结和 土壤结构改善能力,可广泛用于改良盐碱地、沙漠化土壤、矿山复垦地等退化土壤.

本标准可作为指导 胞外聚合物在农业种植和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技术规范,保障其在土壤改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 持续性,为胞外聚合物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本文件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显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生态修 复研究院、天山实验室、北京合生元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毕银丽、彭苏萍、谭海、张士双、解琳琳、赵静、肖礼、王坤、柯增鸣、白雪 蕊、武超、全文智、张延旭
T/GRM 099-2024 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改良土壤技术章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色有隔内生菌(DSE)合成胞外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土壤改良剂的技术要求、检验 方法、使用指南、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矿山废弃地改良、矿区复垦与生态恢复、 低产田提质、盐碱地改良及其他土壤改良用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T415-2008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 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7172-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 GB4789系列标准检测产品微生物安全性 GB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3340-2007《土壤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胞外聚合物 由深色有隔内生菌(DSE)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大分子物质.

3.2深色有隔内生菌 深色有隔内生菌是一类可以定殖于植物根部的真菌.

该菌株可以进行纯培养.

3.3土壤改良 是指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壤通过治理措施使其恢复至可以利用状态.

3.4土壤改良剂 用于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或生物性状的一类物质,主要包含无机、有机和复合型土壤改良剂.

3.5生态恢复 使受损伤或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的过程.

3.6矿区土地复垦 采矿所引起的土壤结构或生物群落破坏使其土地生产力下降后,采用修复技术可恢复土地生产力至 可以利用的状态.

4技术要求 4.1产品规格
T/GRM 099-2024 深色有隔内生菌发酵培养5天后的发酵液经酒精沉淀法提取后,采用冻干法获得的产品.

得到的胞 外聚合物多糖含量78%,蛋白含量8%.

4.2技术原理 深色有隔内生菌胞外聚合物作为土壤改良剂,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

通过胞 外聚合物自身粘结性,能够快速促进土壤颗粒的团聚,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 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为植物根系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同时,胞外聚合物本身也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 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抗早能力.

作为有机质的来源,胞外聚合物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养分转 化与循环周期,提升土壤肥力,为植物提供更多的可用养分.

此外,胞外聚合物通过增强土壤赖粒的结 合力,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尤其在防风抗水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3施用方式 4.3.1干撒法 将胞外聚合物直接撒施于目标区域的土壤表层,并配合浅层翻耕或混合处理,使其与表层土壤充分 接触.

此方法适用于改良沙质土壤和早地土壤.

4.3.2水溶喷洒法 将胞外聚合物按建议比例溶解于水中,制备成均匀溶液后,用喷酒设备将其喷施于土壤表面,尤其 适合用于盐碱地或矿区沙地土壤改良,能快速渗透并促进生态修复效果.

4.3.3与肥料混施法 将胞外聚合物与有机肥或无机肥混合后施用,利用其保水保肥特性,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土壤结构的 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提高农田肥力和矿区土地复垦.

4.3.4滴灌或渗灌施用法 在滴灌或渗灌系统中加入胞外聚合物溶液,以保证其均匀分布在植物根系区域,这种方法适用于农 业设施或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

4.3.5与真菌混施法 将胞外聚合物与真菌混拌匀后施入土壤表层,利用其粘稠性和保水性,为真菌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便于真菌与植物根系更好共生,加速生态快速稳定建植与稳定生长发育.

4.4施用要求 4.4.1应根据需要确定胞外聚合物的施用时期、次数及浓度 推荐施用浓度为2.5g/m2.

4.4.2应避免在大风、高温或强降雨天施用 4.5生物性能 4.5.1改善土壤结构 胞外聚合物通过提高土壤颗粒之间的黏附性,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

稳定的团聚体结构有 助于提升土壤抗侵蚀性、保水性及透气性.

4.5.2提升土壤抗侵蚀性 胞外聚合物通过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粘结性,有助于提高土壤抗侵蚀性,减少风蚀和水蚀的影响, 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4.5.3增强水分保持能力 胞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合作用,能够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尤其在干早或半干早地区,胞外 聚合物的作用尤为显著,提高植物生长发育和抗旱能力.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