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PMA 026-2024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pdf

026,2024,JPMA,pdf,热释光,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13.6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13.280 CCS c 57 团 体 标 准 T/JPMA 026-2024 NTIVE MEDICIN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 范 CIAT Specificationsforqualitycontroltestingofthermoluminescence personaldose monitoringsystems 江苏省 预防 医学会 2024-11-14发布 2024-11-21实施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发布
T/JPMA02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控制要求 4.1一般要求 4.2验收检测要求 4.3状态检测要求, 4.4质量控制检测内容 附录A(规范性)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附录B(规范性)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附录C(资料性) 置信区间 参考文献.. JIANG TION 医学
T/JPMA02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科学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州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维、缪雨季、周媛媛、范向勇、肖红、郭佳娣、王津涵、翟贺争、钱如倍、 许哲、章益飞、陶易、李清华、付强.

JIANGSU 医学 II
T/JPMA 026-2024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方法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测量剂量范围在0.01mSv~10Sv内的光子或β辐射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μ(10)、μ(3)和 8(0.07)的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264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GBZ207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 JG593个人和环境监测用X、y辐射热释光剂量系统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0264、GBZ207和JJG5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S 验收检测acceptance test 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安装完毕或设备重大维修后,为评价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约定值而进行 的质量控制检测.

3. 2 状态检测status test 对运行中的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为评价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而定期进行的质量控 制检测.

4质量控制要求 4.1一般要求 省 预 防 4.1.1质量控制检测分为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

4.1.2质量控制检测应有检测记录.

4.2验收检测要求 4.2.1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新安装、重大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如更换热释光读出器光电倍增管、 热释光剂量计等),应进行验收检测.

4.2.2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验收检测前,验收机构应具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订货合同和双方 协议,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清单、设备性能指标、设备操作手册或使用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书.

4.2.3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的验收检测结果应符合双方合同或协议中的技术条款,但不得低于本 文件的要求.

4.3状态检测要求 4.3.2状态检测中发现某项指标不符合要求,经过原因分析和改进后采取复测进行验证.

4.4质量控制检测内容
T/JPMA 026-2024 4.4.1残余效应和复用性 4.4.1.1检测方法按A.3.1执行.

4.4.1.2残余效应和复用性应符合表B.1的技术要求.

4.4.2退火炉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4.2.1退火炉应每年委托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计量检测.

4.4.2.2核查计量证书的结果应符合表B.1的技术要求.

4.4.3角度响应和能量响应 4.4.3.1检测方法按A.3.2执行.

4.4.3.2角度响应和能量响应应符合表B.1的技术要求.

4.4.4非线性响应 4.4.4.1检测方法按A.3.3执行.

4.4.4.2非线性响应应符合表B.1的技术要求.

4.4.5变异系数 4.4.5.1检测方法按A.3.4执行.

ENTIVE 4.4.5.2变异系数应符合表B.1的技术要求.

4.4.6最低可探测水平偏离 4.4.6.1检测方法按A.3.5执行.

4.4.6.2最低可探测水平偏离应符合表B.1的技术要求.

4.4.7稳定性 4.4.7.1检测方法按A.3.6执行.

4.4.7.2稳定性应符合表B.1的技术要求.

预防 医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