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QZN 团 体 标 准 T/JQZN 002-2024 电气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2024-09-18发布 2024-09-30实施 嘉兴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协会 发布
T/JQZN 002-202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进行起草.
作 为组织生产和检验产品的依据,其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将随技术进步及产品的改进而修改.
本标准由嘉兴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嘉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嘉兴视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嘉兴一路帮机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斌、蔡孝挺、杨国、徐晓华、周毅、王锐、夏屹伟、杨李洋、王洁燕.
本标准批准人:周振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JQZN 002-2024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及系统(含外购、外协件) 本标准所论及的设备是从电气设备的电源引入处开始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系数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5226.1-2002/IEC60204-1:2000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4208-2008/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3、基本要求 3.1电源 3.1.1交流电源 电压:稳态电压值为0.85-1.15倍的额定电压 频率:0.98-1.02倍额定频率 3.1.2直流电压 电池供电,电压0.7~1.2倍的额定电压,电换能装置供电,电压0.9-1.1倍额定电压.
3.1.3控制电源 控制器PLC、触摸屏等弱电系统的交流电必须使用隔离变压器,不允许直接使用零线与相线电源.
a)主电源--380V土10%3相50Hz(三相五线) b)控制柜内部有接零线和地线用的铜排,用于接三相五线制的电源 c)辅助电压如表1: 表1辅助电压 控制电路 DC24V 控制设备电源电路 AC220V 单相50Hz 控制柜内照明灯 AC220V 单相50Hz 控制柜内插座 AC220V 单相50Hz 交流感应电机 AC380V三相50Hz 制电压 AC220V 50Hz/DC24V PLC输入电压 AC220V/DC24V 指示灯 DC24V 电磁阀 DC24V 行程开关 DC24V 上位机(工控机) AC220V 50Hz 3.2环境和运行条件 3.2.1电磁兼容性 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骚扰不应超过其预期使用场合允许的水平,设备对电磁骚扰应有足够的抗扰度水 平,以保证电气设备在预期使用环境中可以正确运行.
3.3环境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 3.3.1电气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在预期使用环境温度:-10℃~40℃范围内
T/JQZN 002-2024 3.3.2当温度为40℃时,相对湿度不超过70%时,电气设备应能正常工作,温度低则允许高的相对湿度 3.4振动、冲击和碰撞 应通过选择合适的设备,将它们远离振源安装,或采取附加措施,以防止振动、冲击和碰撞的不良影响.
3.5运输和存放 电气设备应通过设计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保障能经受得住-25℃~55℃的范围内的运输和存放, 并能经受70℃,时间不超过24h的短期运输和存放,应采取防潮、防振和抗冲击措施,以免损坏电气设备.
4、引入电源线端接法 4.1建议把机械电气设备连接到单一电源上,如果需要用其它电源供用给电气设备的某些部分,这些电源 宜尽可能取自组成为机械电气设备一部分的器件.
4.2使用中线时应在机械的技术文件上表示清楚,并应对中线提供标有N的单用绝缘端子.
4.3在电气设备内部,中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不应相联,也不应使用PEN兼用端子.
4.4引入电源端子都应按相关规定作出清晰的标记.
5、电击的防护 5.1直接接触的防护 5.1.1用外壳作防护 带电部分应安装在直接接触最低防护等级为IP2X或IPXXB的外壳内,如果壳体上部表面是容易接近 的,直接接触最低防护等级为IP4X或IPXXD.
只有下列的一种条件下才允许开启外壳(即开门、罩、盖板等).
a)必须使用钥匙或工具由熟练人员或受过训练开启外壳,门内带电部件防护直接接触的,最低防 护等级为IP1X或IPXXA.
如果设备需要带电对电器重新调整或整定时,操作上有可能触及的带电部件防 护直接接触的,最低防护等级应为IP2X或IPXXB.
b)开启外壳之前先切断其内部的带电部件 这个技术要求可由门与隔离器的联锁机构来实现,使得只有在隔离器断开后才能打开门,以及把门关闭 后才能接通开关.
但是可允许熟练技术人员用专门器件或工具解除联锁.
c)只有当带电件直接接触的最低防护等级为IP2X或IPXXB时才允许不用钥匙或工具和不切断带 电部件去开启外壳.
5.1.2用绝缘和防护带电部分 带电体应用绝缘物完全覆盖住,只有用破坏性办法才能去掉绝缘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绝缘物应能经得 住机械的、化学的、电气和热的应用作用.
5.1.3残余电压的防护 电源切断后任何残余电压高于60V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在5s放电到60V或60V以下.
对插头、插座或类似的器件拔出他们会裸露出导体件,其放电时间不应超过1s.
5.2间接接触的防护 5.2.1概述 间接接触防护,用来预防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万一绝缘失效时,所产生的危险情况.
5.2.2采用电气隔离作防护 单一电路的电气隔离,用来防止在该电路的带电部分基本绝缘失效时触及外露可导电部分而引起的电 击防护.
5.2.3用自动切断电源作防护 出现绝缘失效后,受其影响的任何电路的电源自动切断,用来防止来自触摸电压引起的危险情况.
6、保护接地电路 6.1概述 保护接地电路由下列部分组成
T/JQZN 002-2024 -PE端子 一一电气设备和机械的可导电结构部件 一机械设备上的保护导线 6.2保护导线 保护导线应做出标记(PE).
应采用铜导线,其截面积与有关相线截面积的对方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保护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 设备供电相线的截面积S/mm² 保护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S/mm² S≤16 S 1635 S/2 6.3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 电气设备和机械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连接到保护接地电路上,无论什么原因拆移部件时,不应使 余留部件的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中断.
连接件和连接点的设计应确保不受机械、化学和电化学的作用而削弱其导电能力.
金属、软管、硬管和 电缆护套不应用作保护导线,这些器件本身也应连接到保护接地电路中,保护接地电路中不应接有开关或 过电流保护器件,也不应接有这些器件的电流检测装置.
7、操作器件的颜色及标识 7.1操作面板 7.1.1操作面板上标牌标示清楚明晰:手动操作较多较集中、需要在线修改参数的必须设置触摸屏:经常使 用的按钮、开关等不得借用触摸屏,需使用实体按钮.
7.1.2面板设计需预留空间供后续增设控制使用.
7.1.3面板的操作开关/指示灯均使用22mm元件(有特殊要求的指示灯除外).
7.1.4紧急停止开关要统一布置在操作面板的右下部.
7.1.5电源通/断(ON/0FF)开关采用钥匙开关.
7.1.5在各级操作面板上分别单独安装,并试验操作面板上各指示灯是否正常的开关.
7.1.6面板需配置内容(包含但不仅限此)表3: 表3面板需配置内容 序号 配置说明 使用位置 生产线运转状况标识(指示类) 电源及正常运转:白色 1 故障及异常:红色 工作站 停止/暂停:黄色 运行状态:绿色 操作旋钮(连动/单动/各动作操作) 2 操作按钮:黑色 操作站 暂停按钮: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