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 060.01 CCSQ841 团体标准 T/NAH1EM127-2024 口腔修复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指南 Guidelines of the workflow of digital aesthetic design in prosthodontics 2024-11-5发布 2024-11-5实施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数字化口腔产业分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 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 华西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中山大 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柳忠豪、刘峰、陈江、黄翠、韩向龙、周调、 师晓蕊、胡文杰、胥春、刘伟才、牛丽娜、马楚凡、赵一姣、赵克、 郑明、陈亚明、黄庆丰、满毅、徐明明、邓旭亮
目次 1总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字化美学资料的采集. 4.1采集患者主观美学评价资料. 4.2采集二维图像资料. 4.3采集三维扫描数据.. 4.4采集CBCT扫描数据.. 4.5采集下颌运动轨迹数据 5数字化美学资料的整合. 10 5.1二维图像资料与牙列三维数据的整合 10 5.2面部三维数据与牙列三维数据的整合. 11 5.3CBCT与牙列三维数据的整合. 11 5.4下颌运动轨迹数据与牙列三维数据的整合.
12 5.5多源数字化数据整合,建立口腔虚拟患者. 12 6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 13 6.1设计软件. 13 6.2设计分类... 13 6.3设计顺序. 13 6.4设计步骤. 17
1总则 1.1标准目标 1.1.1建立明确的数字化美学资料采集、整合与设计步骤,规范口腔美学 诊疗设计流程,确保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正确诊断,并制 定适合的美学治疗方案.
1.1.2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美学领域的应用,倡导医生运用先进的数字 化工具,以可视化的方式提升医患沟通效果、精准呈现美学设计、提升治疗可 预期性,使得数字化技术不仅仅是工具,更成为实现口腔美学修复愿景的媒介 与路径.
1.2标准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口腔修复中数字化美学资料的采集、整合与数字化美学设计 的流程.
本指南供口腔医学(技术)从业人员借鉴与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口腔美学临床摄影专家共识》(2017年)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关学专业委员会.口腔美学临床摄影专家共识[D.中华口腔 医学杂志,2017 52(5):265-269.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配准registration 将不同数据集转换为同一个坐标系的过程.
数据是来自不同获取时间、不 同传感器、不同获取条件的同一目标的两幅或多幅图像.
(来源:宿玉成,口腔种植学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378. 王勇,赵一.新版美国口腔修复学会口腔数字化术语(Glossaryof Digital Dental Terms 2ndedition)解读[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2(第1期):44-45. 王勇.咬文嚼字话“拟合”[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22(第2期):75-76.) 3
3.2口腔虚拟患者virtualdentalpatient 口腔虚拟思者是指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或其他捕获技术获取思者多源图像或 数据,如颜面部软组织图像、牙列图像、CBCT来源的骨组织或软组织图像以及 下颌运动轨迹数据等,构建能同时展现上述患者信息的口腔复合虚拟图像.
(来源:周永胜,叶红强,口腔修复中虚拟患者的构建和应用[].中华口腔医学 杂志,2022 57(10):997-1002.) 4数字化美学资料的采集 全面的口腔美学资料是美学分析与数字化美学设计的基础,有利于医、 技、患之间的沟通.
客观资料需要呈现患者在静息、微笑、发音等状态下的面 部、唇部、牙齿的美学信息,包括数码照片、视频等二维图像与影音资料,牙 列三维扫描数据、面部三维扫描数据、锥形束CT(cone bea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数据、颌位数据、下颌运动轨迹数据等.
主观资料指 邀请患者填写主观问卷,了解患者的性格、气质以及对美观的主观偏好等.
资 料采集的内容需要依据美学治疗的复杂程度进行选择,根据治疗需求对所需资 料进行规范的采集.
对于其它资料,需要权衡该资料能否在具体病例中辅助提 升治疗效果,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也可按需采集,使惠者信息更加全面,更利 于医技惠沟通.
4.1采集患者主观美学评价资料 在美学修复前,要通过充分的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偏好,可 请患者填写主观问卷,了解其对于口腔与颜面美学的认知、偏好及治疗需求, 使美学设计更贴合患者需求.
4.2采集二维图像资料 4.2.1拍摄数码照片 数码照片主要拍摄患者口内、口外、面部.
拍摄目的、内容、设备、参数 建议参考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口腔美学临床摄影专家 共识”(图1).
为满足治疗需求,建议拍摄3张面部照片、4张口唇部照片、 4张咬合相关照片、3张前牙列照片以及上下颌牙弓照片.
当面部存在明显不 对称时,加拍对侧两张侧面部照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