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 120. 99 CCCS H 65 T/REIANM 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T/REIANM 0204-2024 复杂多金属矿床地质冶金学建模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eometallurgy modeling of plex polymetallic deposits 2024-11-05发布 2024-11-0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发布
T/REIANM 020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包头稀土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包头稀土研究院,包钢(集团)公司白云鄂博铁矿,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 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维维、彭章旷、郭宾、苑星宇、杨波、侯少春、李强、魏威
T/REIANM 0204-2024 复杂多金属矿床地质冶金学建模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复杂多金属矿床地质冶金学建模的数据来源、数据准备、数据处理、地质建模软 件及数学方法、模型边界、构建方法及模型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复杂多金属矿床中地质冶金学模型的建立及矿石可选性分布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41447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DZ/T0130.2第2部分:岩石矿物分析试样制备 NB/T35099水电工程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规程 SY/T7378油气藏三维定量地质体模型建立技术规范 SY/T5336岩心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体地质模型Geological modelof ore body 依据工业品位划定的地质体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数据体.
3.2 块体 Block body 依据钻孔分布、矿体产状、矿体复杂性、模型精度、生产实际等资料确定的具有一定空间体积 的块体.
3.3 块体模型Blockmodel 块体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数据体.
3.4 关键工艺矿物学参数Key process mineralogicalparameters 依据生产实践,对矿石分选具有重要影响的工艺矿物学指标(如:矿物解离度、粒度、矿物含 量、元素含量等).
3.5 属性模型Attributemodel 依据矿山生产实践,在一定磨矿细度下,单个块体关键工艺矿物学指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模 型.
3.6 块体可选性分级 Block preparability grading 依据矿山生产实践,对关键工艺矿物学指标进行分级,然后构成矩阵,将块体可选性进行分级
T/REIANM 0204-2024 (如附件A).
3.7 地质冶金学模型Geometallurgymodel 依据可选性等级划定的块体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数据体.
4数据来源 4.1井基础数据 井的基本信息按照GB/T41447准备,包括井名、井别、井型、井口坐标、井轨迹、完钻深度、 完钻时间等.
4.2岩心数据 由岩心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数据,按照SY/T7378准备,包括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岩石矿物 等物性数据:分析获得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粒度组成、电阻率、放射性等数据: 4.3地质解译数据 包括地质综合研究的各种平面和剖面数据,如岩心柱状图、钻孔剖面图、矿体分布图、矿石分 带图等资料.
5数据准备 5.1数据分类 按照数据资料的性质和来源,对固体矿产勘查及综合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数据、图件和统计 表格等地质资料,分为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勘查工程及其他相关数据.
5.2关键工艺矿物学参数 对控制块体的岩芯采集副样制备组合样,并分析元素含量、矿物组成、嵌布粒度等关键工艺矿 物学参数.
元素含量:针对矿床有价元素含量、有害元素含量、伴生元素含量按照SY/T5336方法测定.
矿物组成:采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XRD、岩矿鉴定等方法开展有用矿物含量、脉石矿物含量 进行测定.
嵌布粒度:依据矿山生产实践,在一定磨矿条件下,采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岩矿鉴定等方法 分析矿物的粒度组成、解离度、连生情况.
5.3块体可选性分级 依据矿山生产实践,对关键工艺矿物学指标进行分级,然后构成矩阵,按附录A将块体可选性 进行分级.
6数据处理 6.1数字化及校正 对纸质图像数据进行数字化、几何校正及矢量化,对电子数据进行格式转化和校正.
T/REIANM 0204-2024 6.2地质语义一致性处理 对数据进行地质语义一致性分析,确定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地层、岩性、蚀变、矿化 分类分级标准,并统一命名.
对勘查区地名、勘查线、钻孔、构造、样品等进行规范化命名和编号.
对各类分析测试数据的字段信息进行统一和规范.
6.3参数空间属性处理 基于块体空间属性,给予对应块体中关键工艺矿物学参数、块体可选性等级空间属性.
7地质建模软件及数学方法 7.1建模软件 常用建模软件包括Datamine、Surpac、Micromine、Leapfrog、3Dmine等三维矿业软件.
7.2赋值方法 常用赋值方法包括:单一域赋值法、最近距离法、距离幂次反比法、克里金法和多元回归法等.
8模型边界及构建方法 8.1模型边界 钻孔控制的三维空间.
8.2矿体模型构建 8.2.1基于钻孔数据构建矿体模型:结合工业品位,基于三维矿业软件和常用赋值方法构建矿体模 型.
具体步骤: (a)基于地质勘探工程的钻孔数据,可将钻孔数据抽象为具有孔口坐标、测斜数据、样品分 析数据的孔数据模型.
在三维场景中由建模软件自动生成勘探工程轨迹线模型,根据需要可采用空 间插值算法生成虚拟钻孔: (b)根据工业品位属性进行钻孔数据分层,主要分为矿体和围岩两个单元,逐层构建矿体和 围岩的上下表面,形成封闭曲面: (c)进行相交层面的消除处理,使用矿体与围岩的几何形态及接触关系、顶深、厚度等有关 参数进行表征,生成不同的矿体、围岩的三维结构模型.
8.2.2基于地质剖面数据构建三维实体模型: (a)基于现场的勘探线剖面,进行地质剖面概化处理,在边界品位的约束下,可按照“确定 矿体、围岩单元-提取矿体、围岩边界线-生成矿体、围岩面-封闭矿体、围岩”的步骤建立矿体、围 岩模型,将相邻剖面在同一矿体、围岩的轮廊线依次连接形成不同的界面: (b)通过修改轮廊线、加密轮廊线、添加人工控制线等方法,人机交互处理相邻剖面地质体 的对应、拼接和分支等问题,并对其进行验证和编辑: (c)通过对相同地质体的轮廊线连接生成地质体线框模型,以地质体界面或空间坐标范围建 立约束,在约束范围内充填生成矿体三维实体模型.
8.3在8.2矿体模型基础上,依据实践需要可以分别以单矿体、单工程、不同岩性等参数进行块体 分区,构建块体模型.
首先基于岩心柱状图、钻孔剖面图、矿体分布图、矿石分带图等基础地质资 科明确块体的三维坐标数据,然后嵌入到矿体模型中.
建模步骤参考8.2,首先确定块体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