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010 CCS D4420 团 体标 准 T/SNEIA 13-2024 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real-time carbon emission factors of provincialpowergrids 2024-9-26发布 2024-9-26实施 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 发布
T/SNE1A 132024 目录 前 言. II 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监测技术规范 3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监测方法. 6数据监测与获取 7计量器具要求..
T/SNE1A 1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综合能 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国网烟台供电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继彦、王者龙、王为帅、刘科、李燕、潘佳、杨乐、李梦雯、张旭、赵中 华张都清、廖烽然、孙卓新、王华磊、金鑫、孙猛、徐小龙、王金友、陈晓东、田明国、李静、周翔 宇、张利孟董信光杨兴森、张蓉蓉、秦健博、张涛、周文鹏、张柯舜、张建军、张海静、李文芳、 许帅、岳雅晴、张雪梅、李晨、冯媛媛、林鹏远、王鹏程、成小彬、付振勇、宋文浩、田春晓、曹硕、 刘帅.
I1
SNE1A 7-2024 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监测的指标计算方法、数据监测与获取方法和计量器具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区域及以上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的在线监测.
区域以下区域电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14394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19582.2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2部分:Modbus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现 指南 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隔离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GB/T20540.3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类型3:PROFIBUS规范第3部分: 数据链路层服务定义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32151.1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 GB/T32151.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部分:电网企业 GB/T4147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数据处理安全要求 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规约集的IEC60870-5-101网 络访问 DL/T1365名词术语电力节能 国家发改委2014年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能安全(2015)36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 JF(鲁)143《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发电碳排放强度Carbonemissionintensityforpowergeneration 表征发电机组发出的单位电能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本文件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
[来源:GB/T32151.1-2015,3.7,有修改] 3. 2 3
SNE1A 7-2024 电网碳排放因子Grid carbonemissionfactor 表征电网上的单位电能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本文件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
[来源:GB/T32151.2-2015,3.5,有修改] 3. 3 用电负荷Electricgridload 地区工业、工业、商业和市政等所需电功率/电能量.
[来源:DL/T1365-2014,4.1.36,有修改] 3. 4 发电机组Powergenerationunit 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包含以煤炭、燃气、垃圾等为主要燃料的、生产过程中释 放二氧化碳的火力发电机组:也包括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生产电能且 过程中视为不释放二氧化碳的发电机组.
3. 5 储能设备 Energy storage devices 通过介质或者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将能量释放出来的设备,本文件主要指电力系统 常见的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
3.6 低位发热量Lowerheatingvalue 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容/恒压条件下,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燃烧后的物质组成氧气、氮气、二氧 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压力为0.1MPa)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来源:GB/T213-2008 3.4、3.5] 4基本原则 4.1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监测应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通常由主站、厂站及数据传输通道组成.
4.1.1主站主要进行数据监控、展示及统计分析,按功能可划分为视频展示和运行参数展示两大模块, 主要包括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性能计算工作站、Web服务器及显示终端、网络通道设备和 网络安全设备等.
4.1.2厂站主要进行数据采集、监控及传输,包括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网络通道设备、数据安全设备 和维护工作站等.
4.1.3机组运行参数应通过电力专用传输通道传输.
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监测应采用国际、国内 通用标准通信规约,通信数据采集应符合GB/T19582.2、GB/T20540.3、DL/T634.5101、DL/T 634.5104等标准、通信规约的规定.
4.2区域电网实时碳排放因子监测应满足GB17167、GB/T17859、GB/T20271、GB/T20279、GB/T 22239、GB/T41479、国家发改委2014年14号令、国能安全(2015)36号等国家有关信息安全要求, 根据管理需求制定安全策略,并采取必要的保护类型及等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