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 020.01 CCS B05; Z05 T/STXH 团体标 准 T/STXH0010-2024 江苏省沿海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improvement of coastal saline alkali land in Jiangsu Province 2024-12-06发布 2024-12-06实施 江苏省生态学会 发布
T/STXH 0010-2024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工作程序 5改良技术方法. 6调查取样 7记录. 附录A沿海盐碱地土壤取样方式. 附录B常见沿海盐碱地种植植物及施用量 附录C盐碱化程度分类. 附录D盐碱地土壤改良措施. 参考文献
T/STXH 0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学会归口并负责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耕地质量保护 站、中色资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江苏沿海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港盐农循环有限公司、南京三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兴农基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力鼎环保装 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新、胡海波、周桂生、潘娜、夏晓雪、窦祺翔、郭广茜、李明艳、葛之藏、 马宏卫、刘胜环、程月琴、张谓、孙海军、卫晓锋、蒋永飞、濮郑妍、檀时山、张焕朝、项剑、杨涛、 崔礼信、蔡忠、许玉超、何海周、李宁、唐子莱.
II
T/STXH 0010-2024 江苏省沿海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沿海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工作程序、技术方法、调查取样及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沿海地区盐碱地土壤改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2817农产品产地土壤改良剂使用技术规范 GB/T42828.3盐碱地改良通用技术第3部分:生物改良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3041生物炭基肥料 DB4401/T201绿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江苏省沿海盐碱地 Jiangsu Province coastal saline-alkali land 江苏省沿海地区受海水影响而形成的,土壤中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
3.2土壤含盐量soil salt content 土壤中可溶盐的含量.
注:以每千克干土中含有可溶盐的克数表示,单位为克每干克(gkg).
3.3生物炭 biochar 生物炭是指利用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在缺氧和一定温度条件下热解形成的稳定的富碳产物,具有 丰富的孔隙结构和优良的吸附性能,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材料和能源载体.
3.4土壤生物改良soil biological improvement 综合利用微生物肥料、有机肥和秸秆等生物资源,或通过绿肥与木本耐盐植物种植等技术方法,使 土壤得到改良并能够适应特定用途的过程.
3.5农林复合系统agroforcstry system 在同一块土地上,在不同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上将木本、草本植物和家畜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所 有土地利用系统的集合.
3.6土壤肥力 solid fertility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等环境条件的能力.
3.7土壤改良剂soil conditioner 土壤中加入的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及/或生物活性的物料.
T/STXH 0010-2024 4工作程序 前期准备:进行现场勘察与设计,了解盐碱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收集相关数据.
根据勘 察结果,制定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方法、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制定施工计划:评估治理工程的规模和难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进度.
确定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配 置,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沿海盐碱地土壤改良:重度盐渍化土壤可采用洗盐、结构性调理、施用肥料、植物种植等措施:中 度盐化土壤适当减少洗盐强度,以结构调理、改性培肥、植物种植等为主:轻度盐化土壤改良治理模式 以提升土壤肥力和植物种植为主.
效果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治理后的盐碱地进行调查取样,评估治理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治理措施,确保治理效果持续稳定.
5改良技术方法 5.1排水灌溉洗盐 5.1.1排水 排水包括场地积水排水以及洗盐过程中的排水.
排水措施包括明沟排水及暗管排水.
对于地形较为平坦、排水面积较大的盐碱地区宜采用明沟排盐.
明沟排盐可采用格田或格田灌水 的方式,一般每个格田5~8亩,灌水前需翻耕松土,沟渠深度应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
暗管排盐可采用PVC或PE等材质的波纹暗管进行施工.
暗管埋深一般为1.0m~2.5m,间距为 14m~50m,雨季实施暗管埋深为0.3m~0.6m.
对于暗管改良具体工程参数标准参照TD/T1043.
5.1.2淡水灌溉洗盐 洗盐的淡水包括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水等,四水转换过程洗盐.
盐碱地进行淡水灌溉洗盐时,会受盐碱地的具体情况,如植物类型、气候条件等影响.
正常年份的 用水量在300m/年亩~400m/年亩,雨水多的年份可视情况适当减少.
对于以冷季型草坪等地被植物 为主的滩地,用水量通常控制在500m/年亩~650m/年亩,干早或多雨年份视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
对重度盐碱地在泡田期应洗盐两次,每次按50m2/亩水量设计,洗盐定额为100m²/亩.
植物生长期可采用滴灌保持60%~80%的土壤持水量,并定期监测电导率(EC)、pH、含盐量、总 碳等水质指标.
灌溉水质应按照GB5084(2021)的要求.
示例:对于盐角草和碱蓬,灌溉带布设可采用“一管一行”,间距1.0m.
植物分别条播于灌溉带两侧20cm范围内, 形成40cm宽的播种带.
5.2生物炭改良 5.2.1生物炭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按照NY/T3041(2016).
5.2.2生物炭施用量确定 每亩沿海盐碱地土壤使用生物炭的量一般不小于200kg,深度一般为10cm~15cm.
具体的施用量需 要根据土壤含盐量、植物种类来确定,常见植物施用量情况见附录B.
5.2.3生物炭的施用 在植物播种前2~3个月播施翻耕.
具体步骤为: a清除沿海盐碱地土壤中的秸秆杂草等有机物,并使用犁、耙等机械工具将土壤翻松平整: b.使用起垄机切割土壤并起垄.
在起基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垄高及宽度: c.将生物炭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后翻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