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220 NS CCS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5669-2024 鸭细小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fection with duck parvovirus 2024-12-31发布 202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署
SN/T566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家庄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河北农业大学、中华人 民共和国济南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沙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昌、王金风、陈小金、袁万哲、刘立兵、孙晓霞、曹丙蕾、朱忠武、董志珍、 员丽娟.
SN/T 5669-2024 鸭细小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鸭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病毒分离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PCR 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鸭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检疫、检测、监测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SN/T2123-2008出人境动物检疫实验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规范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HQ1:黑润淬灭基团 1(Black hole quencher 1) Ct: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阔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Cyclethreshold) DPV:鸭细小病毒(Duck parvovirus)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FAM: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 PBS: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生物安全措施 鸭细小病毒病进行实验室检测时,生物安全措施应满足GB19489的规定.
5临床诊断 5.1疫病概述 鸭细小病毒病概述见附录A.
SN/T 5669-2024 5.2临床症状 喙萎缩变形、舌肿账、外仲而向下弯曲;生长发育严重迟缓,软脚、跛行甚至瘫痪;骨质疏松,翅部骨 骼、胫骨和肋骨质地变脆:部分病鸭有腹泻现象,排白色或黄白色稀粪.
5.3病理变化 舌肿大,出现间质性炎症,舌部结缔组织疏松、水肿:胸腺肿大、充血和/或出血:肠道卡他性炎症,肠 黏膜充血和/或轻微出血,严重时可导致肠黏膜脱落,在肠道中形成肠栓.
5.4结果判定 当病聘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时,可初步判定为疑似鸭细小病毒病.
6样品采集与处理 6.1器材 6.1.1手术剪刀和镊子, 6.1.21.5mL和 2 mL离心管. 6.1.310mL灭菌保存管或无菌采样袋.
6.1.4无菌棉拭子.
6.1.52mL灭菌注射器.
6.1.6防水标签、记号笔, 6.1.7组织匀浆器.
6.2试剂 6.2.1水:本文件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6.2.20.01 mol/L PBS(pH7.4),按照附录B中 B.1 配制.
6.2.3青霉素,浓度为10000IU/mL,按照B.2配制.
6.2.4链霉素,质量浓度为10mg/mL,按照B.3配制.
6.3样品采集 6.3.1泄殖腔拭子样品采集 将棉拭子深人泄殖腔至少旋转三圈并蘸取少量粪便.
将采样后的泄殖腔拭子放入盛有2.0mL含 2000IU/mL青霉素和2mg/mL链霉素的PBS(0.01moL/L pH7.4)采样管中,编号,于2C~8C冷 藏或一20℃冷冻保存.
6.3.2组织样品采集 无菌采集临床发病鸭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等,装入无菌采样袋或其他灭菌容器并编号,于 2C~8C冷藏或-20C冷冻保存.
6.4样品运输与保存 样品运输和保存应满足SN/T2123-2008第5章和第6章的相关要求.
样品采集后置样品运输 箱中,加人预冷的冰袋,密封,宜24h内送实验室.
样品送达实验室后,在2℃C~8℃条件下保存应不 2
SN/T 5669-2024 超过24h;若需长期保存应在一70C以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6.5样品处理 6.5.1泄殖腔拭子样品处理 将采集的拭子样品在振荡器上充分混匀,将拭子中的液体充分挤压后弃去拭子,3000r/min,4℃C 离心10min,取上清液转人无菌1.5mL离心管中.
如果进行病毒分离,则经0.22pm滤器过滤再分装 至离心管中.
弃去拭子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121℃,30min)进行无害化处理.
6.5.2组织样品处理 用无菌剪刀和镊子剪取待检样品,置组织匀浆器充分研磨,置于含2000IU/mL青霉素和 2 mg/mL 链霉素的PBS(0.01moL/L,pH7.4)中,制成10%~20%悬浮液,冻融2次~3次, 3000r/min.4C离心10min,取上清液转人无菌1.5mL离心管中.
如果进行病毒分离,则经0.22μm 滤器过滤再分装至离心管中.
7病毒分离鉴定 7.1器材 7.1.1Ⅱ级生物安全柜.
7.1.2组织研磨仪或研.
7.1.3冷冻离心机.
7.1.4照蛋器.
7.1.5打孔器.
7.1.6酒精灯.
7.1.7冰箱 7.1.89日龄~11日龄SPF鸭胚.
7.2试剂 7.2.1PBS(0.01 moL/L,pH7.4) 按照 B.1 配制.
7.3病毒分离 7.3.1将9日龄~11日龄SPF鸭胚用照蛋器照视检查,并用铅笔画出气室与胚胎位置,在气室边缘上 2mm~8mm处避开血管做一标记,并在鸭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相对较少一侧气室做标记.
7.3.2将鸭胚竖放在蛋座上,钝端(气室)向上.用5%碘配消毒蛋壳气室后,用70%的酒精脱碘消 毒,用无菌处理的打孔器在标记处钻一小孔(勿损伤壳膜).
7.3.3用1.0mL注射器吸取0.2mL处理好的样品上清液,针头刺人孔内,经绒毛尿囊膜注人尿囊 腔,如图1所示,每个样品接种5个鸭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