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7.040.20 QB CCS Y7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174-2024 代替QB/T2174-2006 不锈钢厨具 Stainless steel kitchen ware (ISO 8442-2:1997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Cutlery and table holloware-Part 2:Requirements for stainless steel and silver-plated cutlery,NEQ) 2024-03-29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217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2174-2006《不锈钢厨具》,与QB/T2174-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本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 试验方法(见5.1、5.2、5.3、5.9、5.16、6.2、6.3、6.4、6.10、6.17,2006年版5.1、5.2、5.3、 5.8、5.11、7.1、7.2、7.7、7.10); 性”“塑料、橡胶手柄抗环境应力裂纹”要求(见5.5、5.6.1、5.7、5.8、5.9、5.10,2006年 版5.4、5.5.1、5.6、5.7、5.8、5.9); e)更改了“抗跌落试验”“塑料、橡胶手柄抗环境应力裂纹”“颈部疲劳强度试验”的试验方 法(见6.7.3、6.11,6.12,2006年版7.4.3、7.8、7.9); ),,, 5.4、5.6.4、5.6.5、5.12、5.13、5.14、5.15、6.5、6.7.4、6.7.5、6.13、6.14、6.15、6.16); g)更改了检验规则相关内容(见第7章,2006年版的第6章): h)更改了“标志、标签”和“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见第8章、第9章,2006年版的第 8章、第9章).
本文件参考ISO8442-2:1997《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餐具和餐桌上用凹形器Ⅲ第二部分:不 锈钢和镀银餐具技术要求》编制,与ISO8442-2:1997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凌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浙江苏泊尔股份 有限公司、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炊大王饮具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顺发五金制品有 限公司、广东康力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珠海双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揭阳市 不锈钢制品协会、揭阳市庆展不锈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邝乃强、余敬源、傅鸿博、陈军、陈合林、郑祖福、段敏、谢楚彬、韩海生、 罗建兵、李积回、林洁伍、何维煜.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5年首次发布为QB/T2174-1995,2006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QB/T2174-2024 不锈钢厨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不锈钢厨具(以下简称“厨具”)的材料、结构、外观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 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产 品分类.
本文件适用于主体以不锈钢材料制成,用于厨房烹饪或调配的各类[包括勺类、铲类、夹持(子) 类、网筛类、案板类和其他类]手动工具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23.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房分光光度法 GB/T223.2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a-安息香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223.37钢铁及合金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分离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85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3.86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480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T6388运输包装收货标志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6544瓦楞纸板 GB/T9855化学试剂一水合柠橡酸(柠橡酸) GB/T24692表面活性剂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 QB/T5419-2019厨卫五金涂、镀层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勺ladle 用于从锅或其他容器中留取食物的工具.
QB/T2174-2024 3.2 铲turner 用于煎制和翻转食物的工具.
3.3 夹持(子)tongs 用于夹取食物或餐具的工具.
3.4 网筛mesh strainer 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或分离颗粒大小的工具.
3.5 手柄handle 厨具用手握持的部分.
3.6 主体body 厨具除手柄部位外.
3.7 颈部neck 厨具柄部与头部连接部位.
3.8 牢固性firmness 手柄与主体(3.6)连接的牢固程度.
3.9 气密性tightness 空心封闭手柄的不渗水能力.
3.10 金属镀层 metalization 通过各种镀覆技术在厨具表面形成的金属覆盖层, 3.11 非整体结构non-integralstructure 主体(3.6)跟手柄采用铆接、铆合工艺连接的结构.
3.12 烹饪类culinaryutensils 用于加热烹制,使用过程中与热源长期接触的厨具类别.
3.13 调配类foodpreparation utensils 用于配制和调制食品,在使用过程中短暂接触热源或不接触热源的厨具类别.
4产品分类 4.1厨具按使用功能分为勺类、铲类、夹持(子)类、网筛类、案板类和其他类.
4.2厨具按使用场景分为烹饪类和调配类.
4.3厨具结构型式及部件名称见附录A.
5要求 5.1材料 5.1.1不锈钢材料 厨具主体的不锈钢部分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性能要求.
不锈钢材料成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 准的规定.
2
QB/T 2174-2024 5.1.2非金属材料 厨具的非金属部分可以采用橡胶、塑料、陶瓷、竹木或其他能够达到本文件相关性能要求的材 料、合成材料制成.
5.2结构 厨具的结构应能使其易清洗,组件装配应牢固安全,组件之间不应松脱,非整体结构的间隙不 应超过0.2mm. 5.3外观 厨具表面应光洁、边缘无毛刺、无堆焊、虚焊、气孔、裂缝.
5.4手可接触部位 厨具手可接触部位不应有利边或对使用者造成割手等伤害的缺陷,厨具功能要求为锋利或尖锐 的部位除外.
按6.5试验后,测试头套的外层和中层胶带不应同时被割裂.
5.5耐腐蚀性 厨具的不锈钢部分表面,按6.6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无裂痕; b)在手柄上,直径大于0.4mm的腐蚀坑或腐蚀区域不多于3点/20cm2:在其他处,直径大于 0.4mm的腐蚀坑(>0.126mm²)不多于3点/20cm²; c)在任何部位上,每20cm²面积内,均没有直径大于0.75mm的腐蚀坑或腐蚀区域(>0.442mm²).
注:对于表面积小于20cm²的厨具,评价面积按20cm²计算.
5.6牢固性 5.6.1永久性变形 铲类、勺类厨具,按6.7.1试验后,永久性变形不应超过1mm.
5.6.2抗拉力、抗扭力 非整体结构厨具,按6.7.2试验后,手柄与主体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
5.6.3抗跌落 除陶瓷手柄厨具外,按6.7.3试验后,厨具任何部分不应有裂痕、折断,手柄、挂钩或悬挂装置 不应松动.
5.6.4网筛载荷 按6.7.4试验后,网筛应无损坏、无松动,铆接或焊点部位应无松脱.
注:平面网筛不做此项要求.
5.6.5挂孔、挂环、提手牢固度 按6.7.5试验后,厨具挂孔、挂环、提手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
5.7气密性 按6.8试验后,厨具空心封闭手柄及其连接部分不应渗水.
5.8塑料手柄抗热变形性 按6.9试验后,塑料手柄不应有明显变形,有内部填充物的不应外泄,主体和手柄之间不应有超 过0.30mm的间隙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