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8028-2024 室内加热器舒适性试验方法及评价要求.pdf

2024,8028,pdf,加热器,墙板,轻工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434.0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轻工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97.100.10 QB CCS Y6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8028-2024 室内加热器舒适性试验方法及评价要求 Comfort of room heatersTest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2024-03-29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802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环境 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市琴岛电器有 限公司、酸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慈溪市富运电器有限公司、广东 宏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灿坤、刘洪涛、杨鑫、史瑞霖、姚莉、于显盟、简鹏飞、杜晓燕、胡雪冲、 张炜、陈启彩、黄树深.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QB/T 8028-2024 室内加热器舒适性试验方法及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内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舒适性的评价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的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在家庭和类似 场所使用的室内加热器的舒适性试验及评价.

本文件不适用于: 一装有柔软电热元件的墙纸、毯子、帘子或管子: 家用贮热式室内加热器: 浴室电加热器(浴霸): -台式加热器和可见灼热的辐射式加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B/T4096.1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第1部分:通用要求 QB/T4096.22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第22部分:风扇式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QB/T4096.23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第23部分:辐射式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3术语和定义 QB/T4096.1、QB/T4096.22、QB/T4096.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升温能力heatingcapacity K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1.1m测试平面温度检测点平均升温值.

注:单位为摄氏度(℃).

3.2 升温时间heatingtime 升温能力(3.1)达到6K所用的时间.

注:单位为分(min).

3.3 温度均匀性temperature evenness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不同测点温度的差异状况.

注:以温度标准方差(7)表示,单位为摄氏度(℃).

QB/T8028-2024 3.4 重直空气温差verticalairtemperaturedifference 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1.1m测试平面温度与0.1m测试平面的平均温度的差值.

注:单位为摄氏度(℃).

4试验条件 4.1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分为室内套间和室外套间,室内套间和室外套间之间的围护结构以及室外套间与周围环 境之间的围护结构由导热系数不大于0.5W/(m²-K)的材料构成.

室外套间和室内套间的温湿度均应 可控, 检测实验室室内套间整体布局如图1所示,其中室内面积可通过导热系数不大于0.1W/(m²-K) 的活动门调节.

单位为毫米 度检测点 隔热墙 括动门 C室 O60. 45DL S00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图1检测实验室室内套间整体布局示意图 4.2加热器的安装与放置 被测加热器按照使用说明安装,如无安装说明,则放置在检测实验室中心地面,如图1所示.

4.3检测点设置 检测实验室温度检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水平宽度方向:距离墙面0.4m处开始布置温度检测点,间隔为0.5m,宽度方向布置6个温度检 测点.

水平长度方向:距离墙面0.75m处开始布置温度检测点,间隔为0.5m.布置13排温度检测点,B 室、C室分别为8排、5排.A室由B室和C室组成.

垂直方向:离地高0.1m布置温度检测点,每隔0.5m高度布置一个温度检测点,共布置4个高度.

QB/T 8028-2024 4.4检测实验室工况 按表1设定检测实验室运行工况.被测加热器运转后室外侧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维持表1中规定 的要求.

表1检测实验室运行工况 室内初始温度/℃ 室内、外初始相对湿度/(%) 室外侧环境温度/℃ 境温度/℃ 5.0±0.5 60±5 0±1 5.0±0.5 4.5测试用仪器仪表 测试用仪器仪表的特性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测试用仪器仪表 试验仪器/设备 测量参数 测量范围 准确度 响应时间 热电偶 空气温度 0°℃~40°℃ ±0.1°℃ 10s或者更短 温度测试仪 平均辐射温度 -10°C~40°℃ ±1°C 10s或者更短 湿度测试仪 相对湿度 30%~90% ±2% 5试验方法 5.1升温能力 试验分别在按第4章规定的A室、B室、C室进行,按4.4设定检测实验室工况,待工况稳定,记 录各温度检测点的初始温度T,然后开启被测加热器并在最高挡位运行2h后,读取1.1m测试平面各 温度检测点达到的温度T 按公式(1)计算加热器升温能力: K= u 式中: K升温能力,单位为摄氏度(°℃); 各温度检测点2h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Tix 各温度检测点初始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 2- 温度检测点数量.

被测加热器升温能力依据表3、4、5进行评分,各区间采用线性计分.

表3A室升温能力评分表 单位为摄氏度 评分值 5 4 3 2 1 0 升温能力(K) >12 11~<12 10~<11 9~<10 8~<9 <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