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pdf

“十四五”,pdf,化学工业,浙江省,规划,其他资料
文档页数:30
文档大小:680.6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也 是我省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经济总量大,关联度高,带动 性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 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创 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和省政府决策部署,促进我省石油和化学工 业调结构、促升级、提质量、增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现实基础 (一)产业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 国内外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1、规模效益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油和化学 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平稳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取得历史性突 破.

截至2020年底,我省共有规上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4679家 (含橡胶和塑料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56亿元,“十 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3%,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达14.0%,总 量规模居全国各省市第4位,实现利税1351亿元,年均增长 一1一
5.5%,利润909亿元,年均增长11.1%.

20个大宗石化产品中, 共有17个实现增长,其中8个产品年均增长超过10%(详见表 1),已形成年产5300万吨炼油,700万吨烯烃(乙烯、丙烯) 和640万吨PX的生产能力,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67%、150% 和220% 表1.“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大宗化工产品产量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年均增长% 硫酸(折100%) 吨 10.7 盐酸(氯化氢,含量31%) 吨 572889 3.2 浓硝酸(折100%) 吨 186568 -3.2 烧碱(折100%) 吨 6.3 纯碱(碳酸钠) 吨 295876 0.2 乙烯 吨 8.6 丙烯 吨 12.3 纯苯 吨 688479 12.4 硫磺 吨 613611 22.2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 吨 576218 10.3 纯)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吨 191904 -7.2 涂料 吨 8.8 初级形态的塑料 吨 6.1 聚碳酸酯 吨 260754 34.0 合成橡胶 吨 686413 10.8 合成纤维单体 吨 12.6 合成纤维聚合物 吨 -7.3 其中:聚酯 吨 -2.1 橡胶轮胎外胎 条 5.1 其中:子午线轮胎外胎 条 2.3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国内最大规模的 2-
宁波石化基地及拓展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大炼油、大乙烯为 龙头,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和下游专用化学品、化学制品协 调发展的石化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

其中,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 期2000万吨炼油、140万吨乙烯和540万吨芳烃工程已建成投 产,同时,以巨化集团为代表的氟硅产业及合成材料工业的快速 发展,使我省石化产业结构从以基础化工和传统精细化工为主, 向以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为重点的结构性转变, 一大批高端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和高科技含量的合成橡胶、 工程塑料、高端合成纤维及含氟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硅 延伸产品相继建成和投产.

3、空间布局进一步合理.

着力推进临港石化产业发展,构 建沿江沿海石化产业带.

(地区描述现状)杭州湾周边布局了以 石油化工、C2、C3、聚氨酯、染料、颜料等产业链为核心,以 高端产品制造业、新材料、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化工 园区,并积极引导石化企业进园入区,实现区块布局,集聚发展.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 兴)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钱塘新区、衢州绿 色产业集聚区等一批重点化工园区迈入全国先进化工园区行列, 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 擎.

全省首次认定了49个合格化工园区,3个培育化工园区.

-3一
表2.“十三五”期间浙江主要化工园区产值情况(单位:亿元) 园区 2020年 年均增长(%)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1663 1.3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99 1.8 宁波大榭开发区 522 3.9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523 4.7 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 289 4.7 材料产业园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 565 3.4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 403 13.8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 759 4、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化工业坚 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化工生产“密闭化、管道化、连续化、自 动化”,绿色发展效果显著.

2020年全行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49 吨标煤/万元,处于全国石化行业能效先进行列.

镇海炼化、逸 盛石化、万华化学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衢州 绿色产业集聚区等一批园区入选国家级循环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等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5、创新动能显著增强.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 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26%,“十三五”期间年 均增长14.3%.

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组建各类石化产学研创 新平台700余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中心110家,新产品产值率 4-
均在28%以上.

原创性项目研发和重大技术攻关能力明显提升, 在石化领域,重油加氢裂解、芳烃重整、烯烃制备分离、烷烃脱 氢、乙烯氧化等重大炼化一体化技术成果得到应用.

在精细化工 领域,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了连续管道化硝化技术、塔式定向氯 化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高效生物催化反应技术、元素氟制备 及氧化技术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我省精细化学品 的制造水平,在提高化工产业本质安全和减少“三废”排放等方 面发挥积极作用.

6、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在长江经济 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中,我省累计关停、搬迁、升 级、重组化工企业806家.

我省出台《浙江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 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确定59家搬迁改造企 业.

截至2020年底,列入国家搬迁改造计划的32家中小企业与 列入省搬迁改造计划的24家企业已全部提前完成,剩余3家大 型企业的搬迁改造工作也在顺利推进中.

明确了各区县的危险化 学品发展定位,鼓励、限制和退出发展的县(市、区)数量分别 为26个、62个和17个.

7、民营石化取得突破性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民营 企业一跃成为石化工业发展中坚力量.

荣盛集团联手桐昆集团、 巨化股份、舟山海投投资建设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 项目,一期工程已顺利建成投产达产.

恒逸石化已建成40万吨/ 年已内酰胺项目和文莱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重大炼油项目; -5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