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 10270-2017 代替Q/GD 270-2009 220kV及110(66)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Regulation for content and depth of feasibility study fo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of 220kV and 110(66)kV 2018-06-27发布 2018-06-27发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02702017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的要求 4工程概述 5电力系统一次, 6电力系统二次 7变电站站址选择, 8变电站工程设想.
10 9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1 10大跨越选点及工程设想 13 11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14 12节能、社会稳定及抗灾措施分析.
15 13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15 14图纸. 16 编制说明.. 18
Q/GDW 102702017 前言 为规范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深度,满足项目核准要求、保证可行性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Q/GDW270-2009,与Q/GDW270-2009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一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和电网建设环境变化,新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防灾减灾等相关内容: 一对变电站和线路建设所需必要协议进行重新明确: 一一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变化,调整系统、线路、电气、土建、通信等专业的技术内容 深度要求.
增加对图纸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河 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宏志、张正陵、张迎逊、胡劲松、吕健、谷毅、胡君慧、王雅丽、刘思革、 齐芳、杨小光、王晖、石振江、齐晓光、刘丽、田雷、史原通、范滢丹、刘丽榕、梁冬、崔万福、张凯、 李显鑫、张红斌、李宗才、王佳明、邵华、陈枫楠、贡晓旭、王颖、聂文海.
本标准2009年6月首次发布,2017年12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Q/GDW 102702017 220kV及110(66)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220kV及110(66)kV新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35kV新 建、扩建、改建交流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5170变电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5056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3总的要求 3.1本标准是编制、评审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
3.2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执行各 专业的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
3.3对于城乡规划区内的输变电工程,应及早将电网规划内的站址和输电走廊通道纳入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并将工作成果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3.4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
3.5电网工程设计应采用通用设计方案、通用设备及通用造价,对不能采用的应进行专题论述.
贯彻 差异化设计原则,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
积极采用电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 高电网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促进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 控制工程造价.
3.6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应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3.7可行性研究包含电力系统一次、电力系统二次、变电站站址选择及工程设想、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及工程设想、节能分析、社会稳定分析、防灾减灾措施分析、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经济评 价等内容.
3.8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应对工程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提出项目 接入系统方案、远期规模和本期规模.
b)提出影响工程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
c)提出二次系统的总体方案.
d)新建工程应有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开展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和试验工 作,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
对因地方规划等条件限制的唯一站址方案,应在 报告中专门说明并附地方规划书面意见或相关书面证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