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220.20;35.240.15 CCS R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1059.7-2025 代苔JT/T1059.7-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7部分:受理终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mobile payment of transport card Part 7:Acceptance terminal 2025-01-24发布 202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1059.7-2025 目 前言 引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分类和总体要求 6读写终端 7移动终端 21 8分体终端 22 9SE应用管理终端 23 10扫码终端 29 11人脸识别终增 31
口七七 JT/T 1059.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JT/T1059《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的第7部分.
JT/T105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安全单元; 第3部分:近场支付; 第4部分:远程支付; 一第5部分:客户端软件: 一第6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7部分:受理终端 第8部分:检测项目.
本文件代替JT/T1059.7-2016《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7部分:终端设备》.与JT/T 1059.7-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术语“移动终端"的定义(见3.3 2016年版的3.3); 一将”总体要求”更改为"分类和总体要求”,更改了受理终端的分类和总体要求(见第5章,2016 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读写终端的硬件要求(见6.1.2016年版的6.1); -更改了读写终端的功能要求(见6.3.2016年版的6.3); 删除了读写终端的交易模型要求(见2016年版的6.4); 增加了读写终端的交易流程要求(见6.4); 增加了移动终端非接触通道的电气特性和传输协议的硬件要求(见7.1.2): 增加了电磁兼容性(见8.1.2); 一增加了扫码终端的技术要求(见第10章); 一增加了人脸识别终端的技术要求(见第11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慧云测设备技术有 限公司、交联互通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公共交通 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民卡有限公司、郑州天 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奥奈克斯科技有限公司、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环球磁卡科技有限公司、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德姆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索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通卡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延铭、唐猛、杜磊、张策、安春、赵娜、张宁、魏巍、梅新明、王立岩、王佳宁、 谢玉、何建兵、王欢、王志峰、蒋浩平、周亮、赵彪、蔡克飞、郑清来、赵莹莹、郑少欢、龚立伟、王春兴、何政、 邹风、路军、魏业君、程亮、张活林、熊儒亮、洪帆、高祝虎、郭兆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JT/T1059.7-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口七七 JT/T 1059.7-2025 引言 推广普及交通一卡通是发展综合运输服务、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事关人民群众切 身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JT/T1059《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旨在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 相关产品和系统的设计、研发和建设,由八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总则.
目的在于确立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的系统组成及总体技术要求.
第2部分:安全单元.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安全单元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第3部分:近场支付.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近场支付的应用模型及交易技术 要求.
第4部分:远程支付.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远程支付的应用模型及业务处理技 术要求.
一第5部分:客户端软件.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客户端软件的架构及功能、安全 技术要求.
一第6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组成 及安全、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一第7部分:受理终端.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受理终端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一第8部分:检测.
目的在于规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可信服务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受理终 端及安全单元的检测要求.
V
口七七 JT/T 1059.7-2025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7部分:受理终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受理终端的分类和总体要求,读写终端、移动终端、分体终端、 SE应用管理终端、扫码终端和人脸识别终端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受理终端的设计、开发和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4943.1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 GB/T5007.1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24点阵字型 GB/T5199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5×16点阵字型 GB/T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1部分:发射要求 GB/T9254.2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 GB/T1300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16649.3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23647-2009自助服务终端通用规范 GA/T73机械防盗锁 GM/T0003(部分)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JR/T0120.5银行卡受理终端安全规范第5部分:PIN输人设备 JT/T978.3-2023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第3部分:读写终端 JT/T978.5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第5部分:非接触接口通信 JT/T978.6-2015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第6部分:安全 JT/T1059.1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JT/T1059.2-2025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2部分:安全单元 JT/T1059.3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3部分:近场支付 JT/T1059.5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5部分:客户端软件 ISO9564-2银行业务个人识别码(PIN)管理和安全第2部分:核准的PIN加密算法[Financial services-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management and security-Part 2: Ap- proved algorithms for PIN encipherment] ISO 11568银行业务密钥管理(零售)[Financial services-key management(retail)] ISO13491-1金融服务安全加密设备(零售)第1部分:概念、要求和评价方法[Financial ser- vices-Secure cryptographic devices (retail)-Part 1 : Conceps requirements and evalu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