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714-2025 道路交通气象环境 能见度检测器.pdf

2025,714,pdf,接头,检测器,交通
文档页数:17
文档大小:1.6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交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03. 220. 20 : 35. 240.60 CCS R8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714-2025 代替JT/T714-2008 道路交通气象环境 能见度检测器 Roadweather environment-Visibilitymeter 2025-01-24发布 202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JT/T 714-202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0 附录A(规范性)误差计算方法 12 参考文献 13
JT/T 714-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替代JT/T714-2008《道路交通气象环境能见度检测器》,与JT/T714-2008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检测器”“透射仪”的术语和定义(见3.3、3.4); 更改了外观与结构的要求(见4.1.2008年版的4.1.1、4.1.2、4.3.1); 更改了功能(见4.2 2008年版的4.2); 更改了能见度检测器的基本技术指标(见4.3.1.2008年版的4.3.2); -更改了数据通信协议的要求(见4.3.3.2008年版的4.3.4); 一更改了历史数据保存时间的要求(见4.3.5.2008年版的4.3.6); 更改了气象环境适应性的技术要求(见4.4.1.2008年版的4.4); -增加了振动、外壳防护等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4.2、4.4.3、5.5.5和5.5.6); 更改了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见4.6.2008年版的4.5); 更改了安全性的要求(见4.8.2008年版的4.7); 一更改了可靠性的要求(见4.9.2008年版的4.8); 增加了外观与结构的检查方法(见5.2); 增加了能见度检测的内容(见5.4.1); 一更改了连续工作时间的检测方法(见5.4.2 2008年版的5.3.3); -更改了环境适应性检测遵循的要求(见5.5.1-5.5.4 2008年版的5.4.1-5.4.3); 一更改了杂光兼容性测试的检测方法(见5.8.2008年版的5.6); 一删除了维修性的检测要求(见2008年版的5.8.2); -更改了型式检验的要求(见6.1.1.2008年版的6.2);增加了出厂检验所遵循的质量一致性检 测要求(见6.1.2.1); 更改了检验项目(见6.2.2008年版的6.3); 更改了判定规则(见6.3 2008年版的6.4); 增加了产品标牌的要求(见7.1.1); 更改了包装标志的要求(见7.1.2.2008年版的7.1.3); -更改了包装的要求(见7.2.2008年版的7.2); 一增加了误差计算方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高 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江西省 交通监控指挥中心、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洛阳云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收费通信服务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局公路养护应急保障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丽、张利、王孜健、祖繁、高兰达、吴梦怡、刘砚玥、李斌、郝亮、项煜、李振华、 Ⅲ
JT/T 傅志明、么新鹏、陈曼璃、李方芳、李炳林、刘志妍、王新科、吕晨阳、王体彬、魏国栓、沙广军、孟易、崔玮、 文娟、张云.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JT/T714-2008;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V
JT/T 714-2025 道路交通气象环境能见度检测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路交通气象环境能见度检测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 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使用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检测器的生产和检测,后向散射式能见 度检测器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GB/T2423.2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080.1可靠性试验第1部分:试验条件和统计检验原理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34428.4-2017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第4部分:气象检测器 QX/T536-2020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仅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气象光学视程meteorologicalopticalrange 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时所通过的路径 长度.

注:本文件又称能见度,单位为米(m).

[来源;GB/T 37467-2019 3. 1. 7.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