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山东省实施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pdf

pdf,产出,实施,差别化,能耗,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6.0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ENERGY 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与绿色低碳发展典型经验研究报告 山东省实施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 一-实施差别化 资源要素配置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2021.9
关于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主要围绕国家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低碳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修复 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相关研究,面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助推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经十东路28789号 关于作者 项目负责人:问桂焕(1977.10一),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应用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高效利用、绿 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联系方式:yanguihuan@ 传真: 项目成员:许崇庆、陈茹、韩韬、白明、回晓洋、都晴、周宇、李晓霞和孔桂香.

本研究由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统筹撰写,由能源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本研究是能源基金会低破城市项目下的课题,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与绿色低碳发展典型经验研究.

摘要 山东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前三,但能耗和排放也位居全国前列.

环境容量趋紧尤其是能耗空 间不足,已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严重制约.

鉴于此,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 导向、效果导向,推陈出新,创新管理机制,提出在全省层面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工 作,基于能耗、税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污染物排放等基础数据,建立了一套能源产出效益评 价指标体系.

通过系统评价,依据能源产出效益水平,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视角,分别将设 区市、重点耗能行业、参评企业划分为不同类别.

山东省直有关部门及地市政府不断强化评价结 果应用,把评价结果作为推进“十四五”能耗“双控”和压煤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对区域评 价C类和D类区域,在能源消费指标分配时分别调减该区域5%和10%的能源消费指标;对评价为II 类和IV类的企业,各市实行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倒逼企业节能改造,对连续2年评价为IV类企 业,倒逼转型发展或市场出清.

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结果的运用,可有效实现能源资源要 素向高效区域或企业流动,有力推动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

依据评价结果,省级和市级政府可建 立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倒逼区域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助推全 省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目录 第一章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背景意义 第二章山东省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1.区域评价方法 2.行业评价方法 3.企业评价 4.数据来源 第三章评价开展情况及结果运用 1.评价开展情况 2.评价结果应用 总结
第一章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背景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山东省委书记指出,山东 发展要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摒弃原有的拼资源、拼投入、拼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强化 质量效益意识,努力做到集约集聚发展.

山东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但能耗和排放也位居全 国前列.

环境容量趋紧尤其是能耗空间不足,已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严重制约.

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相比,山东单位能耗GDP产出明显偏低,比全国平均水平还 低.

鉴于此,山东省政府主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提出在全省层面开展单 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工作.

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实施资源要素 差别化配置,引导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流向高质高效领域,从旧动能领域流向新动能领域, 扶优汰劣,推动各地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力度,加快技术引进、创新和升级步伐,推动重点用能部 门主动去产能和提效率,有利于引导企业、行业和区域提高能源产出效益,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助推全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