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优化解决方案-以上海为例-概况简介.pdf

pdf,为例,充电,电动汽车,简介,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1.9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NRDC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SATURAL AESOURGES BEFENSE GOFNCIE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 优化解决方案 以上海为例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Insights 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基本满足电动汽车发展速度,但仍存在与新能源车发展节奏不匹配等问题.

上海市电动汽车渗透率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领先, 其车对网的负荷压力和调节能力井存,因此上海市电动汽车需求响应潜力巨大,具有可观的经济性,全国案看,各地后续需配合电价机制、政策扑贴、 储能和分布式发展,优化运营管理,进行专项充电设施规划和监督管理,挖据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潜力.

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 当前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5%的情形下,充电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但二者的发展节奏尚无法全面匹配,充电基础设拖对电 动汽车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已经凸显.

上海市电动汽车渗透率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全国 上海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领先全国,随着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成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精细化运营是下一步重点.

上海市电 动汽车充电时段趋于集中,若叠加到电网峰荷时段,将对电网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由于电动汽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停驶状态,若能发挥其有序充电和故 电功能,则是很好的调峰和填谷资源.

上海市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响应潜力和经济性都很可观 上海市夏季电力最高负荷节节攀升,电力供需信紧,部分中心城区、热点区域高峰供电紧张,对车网互动灵活性的需求巨大,引导本地电动汽车有序充 电和车网互动,将有助于减少峰谷差、平抑供需两侧的波动性.

同时,上海市峰谷价差大、需求响应补偿机制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电动汽车参与 提供电网灵活性.

上海市车网互动实践和经济性分析显示,公共、居民等各类充换电基础设施具有响应能力,并且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基础设施“重建设、轻运营”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主要靠自行投资、自行建桩,重资产布局;但运营艰难、盈利能力较低,依赖政府补贴.

这种现象 导致了大量僵户桩的出现,充电服务品质差,用户充电难、实际使用体验差.

在国家市场和价格机制推动下,电动汽车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通过充电 和储能一体化发展、充电和分布式发电等多种发展模式,为基础设施参与电力市场、扩宽盈利模式提供了机遇.

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和监管都有待加强 在原有基础上“补缺补漏”得到,即按需求导向,在车位不足时增加车位,在需要时安装充电桩等.

同时充电设施的建设与电网规划建设缺少有效衔接, 已出现部分建筑电力容量不够,难以支撑大功率、大范围充电设施建设的问题.

电动汽车智能有序充电普及度还不高,电力负荷与分布式储能的潜力来 能得到有效挖据.

随着电动汽车更大规模的应用,将对电力供应形成更大的压力.

2023.05
上海市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面临多重挑战 建设难、资源制约现象突出 停车资源短缺制约充电设施建设发展.

部分老旧社区,居民无固定、产权车位,不具备安装私人充电设施的基本条件.

公共停车场疏于管理,燃油 车占位导致充电设施无法充分利用.

城市新建停车场项目少,增建充电设胞难度也更大.

受用地制约,公共站点选址面临图难.

城市核心区域没置 独立用地公共充电站难度高,而设置于其他充电场站,存在停车费高、进出不便等问题,对新能源充电缺少相关支持或优惠.

配网容量有限,新建 充电站对配网运行造咸压力.

配网扩客和新建,投入大、耗时较长.

同时,由于电力供应紧张,用电限制,新建充电站用电申请阀期长.

运营准、市场投资意愿减 充电桩运营,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较器.

充电运营商营收依赖于服务费,模式单一,投资者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意愿低.

从上海 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看,投资成本高,通过运营准回收或本.

另外,繁华路段还存在场地租金高问题,进一步控长了投资回报周期.

二三线城市目 前的充电服务费远低于一线城市,单统依靠收取有限的服务费,充电设施运营企业难以实现盈利.

用户充电难、车主体验不佳 充电运营企业缺乏稳定经营预期,在设施维护、技术升级以及服务提升等方面持续投入力度不足.

插枪的充电成功率偏低,故障桩比例较高,非充 电车辆占位等问题都较为突出,消费者实际使用体验较差.

公共充电桩方面,服务站点少、站点位置不便利、充电桩数量少、充电桩损坏或故障频 发问题凸量;私人充电桩方面,停车位和小区场地限制、报装流程复杂、小区容量不足等,是主要问题.

此外,高速公路或景区充电难、充电慢的 问题也常常在节假日时成为车主关注的热点.

优化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政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 借助产业优势,推动技术落地和创新 咸立专属部门,进一步明确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各部门在充电 统一国家标准体系,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提高充电基础 基础设胞建设和运营中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的规 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行车网协同计量设备的创新,增加用 划和布局,综合考虑土地规划、物业管理、停车资源、电网容量; 户进行智能充电的便捷性;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与停车资源的整合,探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超前性和整体性,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 索“一头双枪”和“一头多枪”等模式.

提高城市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等,对未来充电需求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劳进行预测和分析.

和充电便利性;制定精细化的车桩比标准,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 运营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

开放资源和市场,提升基础设施的运营能力 因时制宜,分阶段发展车网协同 开放资源和市场,提升充电设施运营能力:加快电力市场改革, 建立和完善健康有序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环境,挖掘电动汽车提供电 推进车网互动商业化运营示范,参与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

网灵活性的潜力,需要结合电动汽车的规模和技术情况,分阶段制定 开发停车场地,为充电运营商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快电力市场改 车网协同的任务和目标.

短期(2023-2030年):预测2030年新 革,拓宽充电运营商的盈利模式:鼓励车网双向互动(V2G)商 能源汽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亿辆,占比将达20%;中期(2030-2040 业运营试点示范,针对V2G这类未来有前景但是当下难以盈利 年):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亿辆,占比为50%,可实现多样 的模式进行针对性扶持,研究制定V2G相关设设备与基础设施 化的车网互动:长期(2040年以后):伴随商业模式的不新尝试, 补贴政策;鼓励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与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发展.

通过规模化推广使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用户能够参与其中,社会普采 用车网互动的方式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

02 3 14 05 2 2023.05
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领先于全球水平,充电设施建设齐头并进 2022年,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是92万辆、 销量的25.6%;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259万辆和688万辆,分别占全球份额的8%、24%和64%, 到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 这三个地区占全球总份额的96%.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在全 2022年全国新增充电桩259.3万台、换电站675座,私人 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充电桩增速远超公共充电桩增速:私桩新增194.5万台,同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连续8年保持销量全球第 比上升225.5%;公桩新增约64.8万台,同比增加91.6% 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出更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 高的要求: 加99.1%;其中,公桩约180万台,随车配建私桩约341万台.

2022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占全国汽车总 四国能源价格与充电基础设施对比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数量 40 33.6 1400 120% 35 1200 100% 30 25.8 1000 25 800 80% 20 18.2 19 600 60% 15 400 40% 10 7.2 7.2 200 20% 5 0.5 0 0% 2019 2020 2021 2022 中国 美国 神国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 充电脏数量(万台) 电价[元/kWh) ■油价(元/L) ■车桩比[公共栋) 新能源汽车增长率 充电脏数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湿饰促法联盟 上海电动汽车规模化将进一步加剧电网压力,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是关键 过去几年,上海市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在持续高温或极高温天 止2022年底,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94.5万辆, 气时,空调制冷负荷激增,可达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40%以上: 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19.8%.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大,推高了电动汽车充电负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公用及专用充换电设施共计14.48万 荷,尤其是高峰时间的充电行为,将推动电峰谷差进一步扩大.

个,其中公用充电桩9.06万个、专用充电桩5.42万个,叠 2022年,上海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5万辆,占汽车 加私桩55.22万个,全市的充换电设施共计约65.26万个, 总销量的47.8%,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于全国的25.6%.

截 支撑了94.5万辆新能源车的充换电需求,车桩比约1.4:1. 2018-2022年上海市夏季用电负荷峰值 上海新能源汽车销量与保有量 4000 3807 100 160% 94.5 200% 3500 3094 3123 3312 3353 80 150% 3000 60 42.4 40 33: 100% 2500 25.4 2000 20 12.1 NOE 50% 1500 0% 1000 2020 2021 2022 500 上海新能原汽车年销量(万辆) 上海新能系汽车保有量(万辆) 0 上海新能东汽车涉透率 上海新能东汽车增长率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全国新能家汽车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网络公开数据 2023.05
海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偏低,在建设与运营方面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上海电动汽车的出行特征和充电行为主要有: 当前充电桩的利用率普偏低,个别区域利用率仅维持在2%左右 场所 小时/年 利用率 车辆出行时刻比较分散,每个时段最高的出行比例不超过10% 居民区 243.81 2.78% 私家车在早晚高峰出行较为集中,而出租车的出行峰值出现在下午1点钟 企事业单位 317.0 3.62% 私家车和出租车的日均出行时长差异巨大,私家车超过3小时的不足 写字楼 141.68 1.62% 5%,而出租车超过7小时的占84% 工业园区 257.2 2.94% 高达95%的私家的日均行驶里程少于90干米 交通枢纽 665.5 7.60% 超过95%的出租车的日均行驶距真超过150千米 大里在建筑配建停车场 110.21 126% 私人车辆的充电峰值出现在晚上10点:凌晨2-6点之间,充电负荷处于 充电脏利用率(小时/年) 低位 数据来源:联联充电 充电设施运营方的多样化,为挖掘电动汽车潜力提供机遇 运营商主导 车企主导/合作 第三方平台主导 小桔充电 特来电 星星充电 蔚来 OIU 国家电网 FEEL 云快克 让电 充网 优势 高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快速推进充电网络的构建 能为车主提供更优质的充电体验 流量优势明显电体验 对资金和用户数量有较高的要求 提高单桩利用率 不足 重资产运营 车企负担大 曼限于头部运营商 运营商间信息互联困滩 桩的利用率低,盈利困难 需建立长期稳定的互惠机制 2023.0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