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四五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 摘要报告.pdf

“十四五”,pdf,协同,摘要,污染物,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23
文档大小:946.97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SAES ENERGY 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上海市“十四五"温室气体与 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 研究报告 (摘要) 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年12月
关于作者1 刘佳,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碳中和促进中心秘书长,长期 从事碳交易、碳排放核算及政策制定等节能减排领域各项重要工作.

liuja@.cn 蒋文闻,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擅长电力行业碳排放核算及方法学 研究,污染物协同研究等重点工作.

jiangwenwen@.cn.

梁天娟,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擅长钢铁等行业碳排放核算及节能 减排工作.liangtianjuan@ .cn.

徐玲玲,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擅长能源电力、工业等重点领域碳 排放核算及节能戒排工作.

xll@.cn.

张东海,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擅长能源电力等重点领域碳排放核 算、能源及碳排放领城数学模型研究,zhangdonghai@.cn 荣燕燕,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擅长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 算及节能减排工作.

ryanyan@.cn 胡静,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环境管理 与低碳经济.

长期从事绿色低碳规划与评估、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政策研 究等,huj@saes. 戴洁,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擅长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预 测及减排分析,以及减污降碳协同机制研究,daii@sacs. 赵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擅长能源、废弃物等领域碳 排放和生态碳汇研究.

zhaom@sacs. 李立峰,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擅长低碳园区、环境管理等 领域研究.lif@saes. 李月寒,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工程师,擅长宏观经济及能源-环境-经济 综合成本效益分析.

yhli@.cn. 钱美尹,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师,擅长温室气体核算模型应用 分析研究.837288251@ 黄成,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 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来源与防治相关研究.

huangc@sacs.. 戴海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和 空气污染人群健康效应及风险评估.

daihx@es. 安静宇,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复合污染数值模拟与防控对策 相关研究.aniy@saes..

胡馨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源排放测量、内燃 机替代燃料应用与后处理系统、车联网技术应用.

huqy@sacs..

田俊杰,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及排放清 单相关研究.

987613712@ 致谢 本研究由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统筹撰写,由能源基金会提供资金支 持.

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得到了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此 向他们表示诚挚感谢.

报告作者按单位排序.

研究团队同时感谢以下专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田春秀,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柴麒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 雷宇,生态环境部规划院大气规划研究所 刘强,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中国办公室 张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修光利,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包存宽,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蒋平,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朱洪,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邵丹,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郭萍,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钱岚,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正文一
目录 一、项目背景、目标和主要技术路线 (一)背景和研究必要性, (二)研究目标.. (三)主要技术路线.. 二、上海市“协同控制”量化分析 (一)协同控制政策评估方法. (二)数据资源和专题调研. (三)宏观协同效应量化分析.. (四)“十三五”主要“协同控制”措施量化分析. 5 三、上海市“十四五”协同控制措施及成本效益分析. 12 (一)“十四五”协同控制措施主要建议. 12 (=) “十四五”新增措施量化分析. 14 (三)“十四五”新增措施减排成本分析.. 16 四、进一步完善“协同控制”的政策建议. 17 (一)完善体制机制协同.. 17 (二)推动具体工作协同, 18 (三)强化保障措施协同.. 18
一、项目背景、目标和主要技术路线 (一)背景和研究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

2020 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 出重要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 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 实现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 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 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 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 费双控制度.

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 生态环境部下发碳达峰指南及减污降碳协同工作指导意见.

2021 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 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1]4号),提出“突出协同增 效,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 放”.

(二)研究目标 本项目通过对上海市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在协同控制方面的 历史沿革、问题和挑战、发展趋势等重要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定性和 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上海市在“十四五"期间源头协同、过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