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动车“减污降碳”目标、路径、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pdf

pdf,减污降,效益,机动车,路径,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47
文档大小:6.6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CAEP ENERGY 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中国机动车减污降碳”目标、路径效益 分析与政策建议 Objectives Pathway BenefitAnalysis andPolicyRemendationsfor Co-Management onAirPollution&Carbon ReductionofVehiclesinChina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2023年9月15日 Chinese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eptember15 2023
关于作者 严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薛文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史旭荣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助理研究员 王燕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 雷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刘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助理研究员 许艳玲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 About the author Gang Yan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enior Fellow Wenbo Xue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enior Fellow Xurong Shi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ssistant Fellow Yanli Wang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ssociate Fellow Yu Lei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enior Fellow Xin Liu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ssistant Fellow Yanling Xu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ssociate Fellow 致谢 本研究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撰写,由能源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Acknowledgement This report is a produ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is funded by Energy Foundation China.
免贵声明 若无特别声明,报告中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能源基金会 的观点.

能源基金会不保证本报告中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 告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凡提及某些公司、产品及服务时,并不意味着它们已为能源基金会所认可或 推荐,或优于未提及的其他类似公司、产品及服务.

Disclaimer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report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Energy Foundation China. Energy Foundation China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and data included in this report and wi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liabilities resulting from or Kued p Aue q odu s Susn opae The mention of specific pani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does not imply that they are endorsed or remended by Energy Foundation China in preference to others of a similar nature that are not mentioned.
一、研究背景与内容 1.1研究背景 中,与国中,中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 成效.

展望二O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力争在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 明确石油消费在“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在 2030年前达到峰值.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更紧、难度 更大.

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实现2035年空气质量根本性改善的挑战.

虽然 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 空气质量显著改善,2022年全国PM2.5年均值降至29微克/立方米,但仍是世界 卫生组织指导值(WHO,2021)的5.8倍,且远高于欧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 PM2s浓度水平(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当前年均PM2.s浓度在8~15微克/立方米 年增长了17.9%.

机动车是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的共同排放大户,其零排放对我国实现 2030年前“碳达峰”、2035年“美丽中国"空气质量目标、2060年前“碳中和"具有 重要意义.

2019年我国交通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在全国能源活动CO2排放量 中的占比超过11%,其中公路排放约占总交通排放量的85%,是交通领域最大 的排放源.

从污染物排放角度看,2020年,全国机动车一氧化碳(CO)、碳氢 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和一次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769.7万吨、 190.2万吨、626.3万吨和6.8万吨间:其中,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 者,汽车排放的CO、HC、NO和一次PM占比超过90%.

HC和NO 均是生 成二次细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一次PM也是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移
动源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我国大中城市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 原因.

以北京市为例,2020年PM2s源解析结果表明,移动源对北京市PM2.s浓 度的贡献高达46%2].

从人群健康角度来看,PM25、NO2和CO等污染物会对人 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减轻相关疾病负担,WHO于2021年修订了《全球空 气质量指南》,加严了PM25、NO2和CO等污染物指导值3].

由于道路交通周边 通常人口较为密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排放高度与人体高度相近,因此 机动车污染排放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影响.

因此,交通运输尤其是道路交通 已成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及保护人群健康的重点领域4.

需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车型差异性,强有力推进道路交通零排放战略, 以支撑实现“美丽中国”及“双碳”目标.

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约800辆,欧洲 约600辆,2020年中国仅约为194辆.

虽然国情不同,中国不一定会复制欧美 的高保有量,但是预计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在一段时间内还 将保持增加,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管控,将会带来更多的化石燃料消耗、二氧 化碳和污染物排放,给气候变化应对、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公众健康改善造成巨大 压力.

此外,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冬季气温退异、公共交通发展差 距很大,机动车管控政策的宽松程度不同,都会影响未来机动车零排放路径.

考虑“2060年前碳中和”总体要求,探讨交通领域二氧化碳及各项污染物的减 排需求.

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差异性特征,分区域设计电动化、排放标准加严、节 能措施、运输结构调整等机动车清洁政策措施发展路径.

定量模拟2020-2035年 不同机动车清洁路径下,全国及不同区域机动车二氧化碳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 排量、空气质量改善及其环境健康收益,并分解不同机动车清洁措施的贡献.

此 外,本研究也量化了不同机动车清洁路径实施后,机动车领域减排对实现“2035 差异化的机动车减污降碳路径与政策建议,助力推动中国机动车零排放进程.

1.2研究内容 本项目主要包括3个研究任务,不同研究任务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图1-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