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故事 探索、借鉴和实践 城市社区垃圾处理气候变化减缓之路 成 都 Chengdu m 焱 CANGO HEN
2020年春季的一天,赵丛清,王家塘 街12号院一位普通的物业工作人员, 正在院里查看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状 况,餐厨垃圾的分类堆肥区域剩了多 少肥料;他临时接到了一个电话,要 他去帮一户人家调整电路.
这早已成 为了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饭,但也正是 这种忙碌,让他感到充实、满足.
赵丛清是当之无愧的“全职高 手”,一一换灯管、修凳子、贴瓷砖、 种植、砌砖、修空调样样不在话下,他 对堆肥的技术很熟悉,是社区施肥、 就地减量的一把好手.
赵丛清提到的“堆肥”,是通过针对厨 余垃圾的堆肥处理,有效减少生活垃 圾填埋或荧烧量,进而鼓励公众参与 减缓气候变化的方法之一.
中国城市 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重 量体积占50%左右,生物有机质垃圾 占比最高,主要以居民饮食产生的餐 厨垃圾为主.
成都根与芽工作队员在做堆肥实验 “每家每户都是生活垃圾的源头,垃圾 也是碳排放的一个源头,源头减量、 就地处理就是在减少碳排.
对于餐厨 垃圾,通过好氧堆肥方式和规范化管 理,社区厨余垃圾最后可以被用作绿 植养护的肥料.
”成都根与芽的魏蔚对 于餐厨垃圾堆肥有着深刻的认识.
相对于其他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城市 社区中就地针对厨余垃圾的堆肥模式 公寓楼堆肥区
成本低、方法易掌握,且对城市气候变化减缓有积极的表堆了大量树皮树枝树叶枯草保水保湿,有利于植物生 效果.
长,对土壤也很好,就是很难在城市社区推广.
” 现在,成都八宝街社区王家塘街12号院餐厨垃圾每月处 2017年6月,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垃圾强制分类制度 理量达到0.8吨左右.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中国46个城市强制实施垃圾 分类,成都也在强制分类城市名单中.
自方案实施以 “他们最不容易,一开始都是她们做,前面几个月都厌 来,不仅成都市政府,各类民间组织也积极响应.
但是 氧了,味道特别大,盖子都盖不住.
后面找到了合适的由于具体的政策法规措施末出台,分类清运末配置完 方式,温度上去了,有时能到70多度,味道都在大家可 善,是开展社区分类工作的巨大挑战.
尽管在公共区 接受的范围,现在大家都很配合和欢迎,因为对大家、域,许多政府投入做过高级的智能分类箱,依旧不能达 对环境有好处.
”赵丛清嘴里的她们,是成都根与芽的 成分类.
除了社区宣传力度不够之外,垃圾分类涉及到 团队.
的部门过多,制定的考核指标、部门间的合作分工也存 在不清楚的地方.
“垃圾应该分为可回收物、餐厨、有害、其他垃圾四 种,国家重视环保,宣传不少,大家都知晓,加上根与 大概从2016年开始,成都根与芽在12号院社区开展活 芽的推动,他们更认同了,不需要去盯着教育.
我们垃 动,到现在,赵从清已是堆肥项目的资深志愿者.
开始 圾分类,让厨余垃圾变成肥料,小区的花草有了肥料,院内的厨余垃圾堆肥项目的开展却十分艰难.
由于担心 还会减少将餐厨送往填理场、焚烧厂的处理量.
一举 社区堆肥会发臭、有蚊虫,当时没有小区愿意在自己的 多得!
”.
公共区域开展混合厨余堆肥的尝试.
原四川大学教授张雪华,曾在印度班加罗尔作为项目顾 问参与过堆肥的项目,和成都根与芽一起在社区居民的 沟通中,现身说法,社区居民了解印度厨余垃圾堆肥分 散处理的成功案例,最后答应在小区公共区域尝试.
魏 探索 蔚说,厨余垃圾堆肥项目需要扎根基层社区,对项目 人员有很高要求,而且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性能不能 作为一家关注垃圾可持续管理的本土组织,成都根与得到保障,地方政府的参与也很重要.
“堆肥项目资金 芽不仅在社区开展工作,也经常组织公众活动,通过讲来自于基金会,还有少数政府的配套资金.
“我们在12 座、体验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分类,实践堆肥.
这些号院开展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要撤出,由社区自己来 得到了居民、公众的积极回应,拉近大家与生态环保之管理.
间的距离.
在中国,有经济价值的垃圾回收比重较高,难点在于处 成都根与芽项目负责人魏蔚最担心的是堆肥过程中的诸理餐厨和有害垃圾.
2015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联 多技术问题,这对于她的团队是个新挑战.
“雕,在土合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
该通知主要是增加了对再生资源类的税收优惠.
成都 身份和处理量问题,不能像公司那样申请补贴,产生收 餐馆的厨余垃圾有专门的回收处理公司进行回收,但是 益,可以通过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获得支持,但大部分还 小区里的厨余无法定点收集,回收公司可以获得政府的 需要已找项目资金来源.
补助,而自发组织居民参与堆肥工作的民间组织,由于 成都市垃圾分类市场化框架图 政府 启动基金补贴 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 相关政策性扶持 (专业外包公司] 绿色地球、“为户利” 垃圾处理运作 综合技术研发 市场推广 居民 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定期清理家中废旧用品 通过垃圾分类兑换日用品 成都搭建起垃圾分类市场化框架,政府、市场、居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政府购买服务 资料来源:(四川日报}2014年7月22日 成都根与芽受到了其他国家经验的启发,使用每户分散 见所闻带回机构分享.
收集、小区集中处理的模式,也源于经过改良的堆肥技 术在世界各地越来越昔遍,大至百万人口城市的处理, 在欧洲,人们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餐厨好氧堆 小到社区的处理都有十分成功的案例.
肥.
在印度班加罗尔市,居民通过自发的方式在社区和 家庭用堆肥方法来处理垃圾,并在高密度社区成功地推 2016年,魏蔚作为中国民促会支持的中欧民间组织互 广厨余不出小区的堆肥模式,大部分小区采用的厨余垃 换项目气候变化与低碳领域的伙伴,被派到享有森林城 圾处理方法都是集中就地堆肥模式,通过添加干树叶、 市美誉的拉托维亚首都里加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工作交 椰渣等,作为堆肥干物质,辅以生物菌种,让厨余垃圾 流:成都根与芽理事长罗丹受邀去印度班加罗尔考察学 得到充分降解,充分降解后的厨余垃圾转化为天然有机 习,了解印度班加罗尔市的厨余垃圾堆肥情况,并将所 肥料,解决了垃圾堆肥的味道问题.
从源头进行有机废
弃物管理,在社区内部实现废弃物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
“在里加市区的公园,有一座巨大绿色落叶堆肥“山”,这座 “山”约10米高,4-5米宽.
枯树层由黄到黑,棕黑的堆肥 废液沁润着周围土壤,散发着微微发酵的酸腐味,而堆肥山 旁人们在愉快地交谈,嬉戏玩要,丝毫没有回避的意思.
成 都根与芽从2011年开始,从城市农耕到木料再到社区堆肥, 真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看到垃圾分类逐渐普及 开来,也是对自身工作的肯定.
我们挺坚持的,堆肥才能做 成,虽然漫长.
”魏蔚笑着告诉我们.
在印度班加罗尔,居民的工具设备很多,专业性强.
印度民 间组织倡导了很多年,政府才出台了一个政策,“厨余垃圾 印度班加罗尔的家庭堆肥 不出小区”,用强制分类的手段,2008年以来,班加罗尔已 有近1000个社区建立了厨余堆肥体系,居民自发通过家庭 和社区堆肥方法来处理厨余,已在高密度社区成功推广厨余 不出小区堆肥模式.
班加罗尔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自己社区内 实践堆肥,社会对堆肥的接受度很高,已建立“堆肥体系设 计-堆肥设施生产-堆肥日常管理-成熟肥销售”的产业链.
在中国和印度国情不一样,成都根与芽虽然不能照搬,但可 获得启发.
欧洲堆肥 除成都王家塘街12号院之外.
已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咨询公 共空间堆肥的事情,希望能参与其中,不过就地处理有场 地、资金投入、人员投入等前置条件的要求,所以不是每个 社区都有条件开展.
2018年6月,成都市出台《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2018-2020年)3,垃圾分类的工作任务被分解到政府不 同部门,35个街道被要求进行分类清运试点及以减量为指 标的考核任务,成都市以民政局为代表的政府职能部门也介 入到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中,成都市政府希望社会组织更多 参与到垃圾分类事务中,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提高社区治理 品质.
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策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