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电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研究-报告.pdf

pdf,低碳,煤电,路径,转型,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46
文档大小:2.38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 ENERGY 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煤电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LowcarbontransitionpathwayofcoalpowerinChina 中国人民大学 2023年7月 RenminUniversityofChina July 2023
关于作者 王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刘俊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助理教投 王艳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张宇宁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王甜甜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王佳邓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刘芳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 若无特别声明,报告中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能源基金会的观点.

能源基金会不保证本报告中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引起的后果 承担责任.

凡提及某些公司、产品及服务时,并不意味着它们已为能源基金会所认可或推荐,或 优于未提及的其他类似公司、产品及服务.

Disclaimer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report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Energy Foundation China. Energy Foundation China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and data included in this report and wi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liabilities resulted from or related to using this report by any third party. The mention of specific pani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does not imply that they are endorsed or remended by Energy Foundation China in preference to others of a similar nature that are not mentioned.
摘要 电力部门作为中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以及终端部门电气化的重要支撑,需 要从以煤电为主体转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多种能源形式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排放占比和减排潜力来看,煤电行业低碳转型将成为碳中和愿景下的重点任 务.

当前,中国煤电为主的电力结构是客观事实,明确煤电在转型过程中不同 阶段的定位,积极稳妥推进煤电转型升级是电力部门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也是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 提出,转型过程需注意防范和化解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等各类风险,实现安 全降碳.

现有大量电力转型研究尚未将转型风险因素纳入路径决策中,识别、 量化和防范不同转型路径下可能伴生的转型风险将成为转型路径研究的热点问 题之一,即形成统筹安全供应、成本最优、风险控制、绿色低碳等多重目标的 电力转型路径.

项目组综合开题及中期会专家意见,构建了低碳转型情景假设- 转型风险评估-转型路径建议为逻辑链条的评估框架,情景假设将中长期转型路 径关键因素与煤电风险量化评估方法挂钩,进而对中国煤电行业在碳中和目标 下面临的资产搁浅与信用违约等风险开展量化评估工作,最后基于风险防范的 角度对煤电转型路径进行了讨论.

聚焦于中国煤电发展现状、行业特征及低碳转性要求,并结合现有研究对 煤电低碳转型路径可行性的讨论,本研究利用机组级煤电数据明确了转型的时 间表和路线图,进行了四种煤电转型路径情景假设,即提前退役、灵活性调整、 CCS改造三类单一技术措施情景及组合情景,进而从满足电力需求和碳减排约 束两方面验证其合理性.

同时,情景假设中将中长期转型路径关键因素与煤电 风险量化评估挂钩,为测算中国煤电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产搁浅风险、贷 款违约风险奠定基础.

首先,从市场风险的含义出发,研究在原有搁浅资产定义基础上进行了补 充,即搁浅资产风险包含煤电机组提前退役导致的预期回报损失,也包含灵活 性调整等政策或市场因素导致的预期收益下降.

研究发现,在没有电力价格补 偿机制的前提下,提前退役、灵活性调整、CCS改造三种单一转型措施路径影 响下将使中国煤电搁浅资产累计达到1.53万亿、3.97万亿和3.92万亿元,分类
施策的组合情景下搁浅资产规模达到2.90万亿元.

现役煤电机组资产是搁浅资 产风险的主要部分,全面停止在建和待建煤电机组将使搁浅资产规模大幅减少.

在没有电力价格补偿机制的前提下,煤电企业现有资产价值的下降,还将 进一步导致煤电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并可能出现地区性信贷违约集中爆发的问 题.

测算发现,2021年煤电贷款余额高达1.38万亿元,虽然仅占全社会信贷余 额的0.8%,但对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经济结构中煤电占比较高的省级行政单 位,煤电剩余贷款额占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高达6~9%,成为地区信贷 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基准情景下,全国煤电信贷违约率预期值约为14.82%,而 提前退役和灵活性调整等情景下煤电信贷违约概率将提高至17.09%和36.67%, 呆坏账余额有可能达到2807和5735亿元.

从电厂层面来看,基准情景下全国有199家“易违约"煤电厂,占全国现役 1137家煤电厂的17.5%.

“易违约"煤电厂分布在多个省份,尤其在西北、东北 地区省份和山东的比例更高.

这表明煤电信用违约将成为中国的一个普遍问题.

“易违约"煤电厂剩余信贷的总账面价值为129.6亿元.

四种转型情景下,“易违 约"煤电厂的数量将在全国范围内增至405、424、361和323家,也就是说,技 术改造路径下将出现超过1/3的煤电厂可能面临信贷违约的可能性,且信贷余额 账面价值提高至169.6、504.3、622.5和312.0亿元.

虽然提前退役情景下此类 煤电厂的违约数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信贷余额账面价值并不及其他转型情 景高.

煤电作为我国当前电力的主体来源,短期内缺乏可行替代,如果转型不当 不仅影响电力供应安全,还可能涉及到大量存量煤电资产贬值、银行信贷违约 等转型风险.

立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为积极稳妥有序推动 煤电行业低碳转型,我们提出以下五条建议:第一,明确煤电定位,处理好短 期和中长期之间的关系,制定煤电积极稳妥转型目标与路线图:第二,全面统 筹煤电区域性、技术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合理规划煤电转型 行动,共同推动煤电角色转变:第三,先立后破,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新型电 力系统:第四,进一步发挥转型金融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职能:第五,完善 与煤电功能定位调整相匹配、符合新型电力系统特征的配套机制和市场模式, 建立适宜煤电转型的政策市场环境.

目录 第一章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碳中和目标对中国煤电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1.2煤电在电力系统的角色转变 1.3中国煤电低碳转型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第二章中国煤电行业转型路径 ..8 2.1煤电转型路径的技术可行性 ..8 2.2煤电低碳转型政策情景假设 .13 2.3煤电中长期转型路径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18 第三章不同转型路径下煤电转型风险评估 .21 3.1煤电低碳转型风险的评估方法.. .21 3.2煤电低碳转型的市场风险量化-掏浅资产 22 3.3煤电转型可能引发的信贷违约风险 27 3.4电价政策对搁浅资产规模的影响.. ..31 第四章实现煤电平稳转型的政策建议 .34 参考文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