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实现强劲的-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十四五规划-应当重视并投资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pdf

“十四五”,pdf,包容性,时代背景,资本,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31
文档大小:949.2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3S1 Grantham ResearchInstitute onClimate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 ENERGY 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 实现强劲的、可持续的包 容性增长 报告2: “十四五规划”应当 重视并投资实物资本、人力资 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 作者:尼古拉斯斯特恩,谢春萍与迪米特里森格利斯 政策研究报告 2020年4月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创建于2008年.

该研究所汇聚了经济学、 金融、地理、环境、国际发展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家,是世界一流的气候变化与环境中心,主要 开展相关政策研究、教学与培训等工作.

该研究所由格兰瑟姆环境保护基金会出资成立,该基金会 还出资创办了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

能源基金会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的专业性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 开展工作,致力于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

基金会在北京依法登记设立代表机构,由北京市公安局颁 发登记证书,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能源基金会的愿景是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促 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

关于作者 尼古拉斯斯特恩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与政府管理专业IGPatel教授和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 环境研究所主席.

谢春萍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研究员.

迪米特里森格利斯为剑桥大学班尼特公共政策研究所财富经济项目负责人.

鸣谢 本报告作者感谢贾尔斯阿特金斯、本库姆斯和米志付等为本报告提出的宝贵意见.

本报告 编审为乔治娜吉里亚科.

作者声明 尼古拉斯-斯特恩声明本报告得到了能源基金会(中国)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资助.

谢春萍 与迪米特里森格利斯声明本报告得到了能源基金会(中国)的资助.

本报告作者声明不存在影响 本报告的任何其他关系或活动.

本报告中的观点均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资助机构无关.

本报告首次发表日期为2020年4月.

全体作者,2020年.

与本报告有关的许可申请,请与 格兰瑟姆研究所联系.

本报告旨在为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第三产业的决策者出言献策.

本报告在发表前已经过内部 和外部审查.

本报告引用格式建议:SternN,XieC,ZenghelisD(2020年)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实现强 劲的、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一一报告2:“十四五规划”应当重视并投资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自 然资本和社会资本.

伦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
目录 序言 摘要 前言 7 1. 中国新的增长历程 9 2. 四种资本的概念及其衡量标准 13 3. 四种资本领域蕴藏的投资机会 16 4. “十四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四种资本,推动中国繁荣发展 24 参考文献 26
序言 本报告是两份“政策研究报告”中的第二份.

这两份报告中提供了契合中国模式的创新、低碳 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可供中国正在编制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作为参考.

这两篇报告的筹备工作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已经开始:疫情使国内外的局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两份报告的中长期分析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但短期分析的变化非常明显,因此,在预测全球经济向 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的趋势时,必须综合考虑中国和全世界在新冠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风险,今年的需求和供应都可能大幅收缩.

许多国家施行社交隔离、封 锁和出行禁令,使全球供应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应对疫情时,我们必须牢记2008年金融危机 带来的教训: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并没有给予可持续发展足够的重视,许多国家很快就恢复了财 政紧缩.

新冠疫情是全世界和中国需要共同面对的一场危机.

中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措施,新 增病例已经逐渐减少,医疗体系的压力得到了缓解.

在本文截稿时,中国的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 下一个阶段,各地开始取消封城,大力推动复工复产:但与此同时,全球大多数国家仍处在前两 个阶段:应对健康危机,以及防止经济崩溃,避免弱势群体受到严重伤害.

作为最早开始复工的国家之一,中国将引领全世界走出新冠疫情危机.

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创 建一个永续发展的美好世界.

当我们努力摆脱新冠疫情危机的时候,决不能加深另一个范围更大、 影响更深远的危机--气候变化.

如果短期经济刺激措施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和基础设施上,增 加化石燃料的消耗,则可能会导致未来数十年的污染和高碳发展.

这将给中国和全世界带来毁灭 性的后果.

中国引领世界走出新冠疫情危机,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中国可以展示紧急的经济复苏措施 将如何加速向势在必行的低碳经济转型.

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将取决于中国在未来几个月 和几年内的选择.

由于中国的规模及其技术实力、策略和执行力,中国的选择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 的影响.

现在,中国真正有可能并且也有责任,以经济复苏为契机,推动本国经济向可持续的、 包容性的和有韧性的发展模式转变,同时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建造一个永续发展的美好世界.

现在是关键时刻.

第三份报告中将详细阐述这些观点.

2020年4月7日
摘要 中国新的增长历程 中国始终着眼于制定未来发展战略.

下一轮改革,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世界都将具有特殊意 义.

由于中国自身的规模、历史和发展前景,其必然在许多方面都将扮演全球舞台上的领先角色.

纵观全球,现行增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

所用技术等其他因素则取 决于其余资本.

世界瞬息万变,面对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兴起、气候变化的挑战以及世 界贸易面临的新威胁,21世纪增长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狭隘层面.

增长将日益取决于多种资本 的均衡积累:对服务部门进行的结构性改革,聚焦无形商品、服务和生产性资产的价值:更可持 续的产出和投入以及劳动力和资源的效率和生产力.

新的增长历程必须要考虑到自然资本(尤其是可再生资本)面临的枯竭问题,此类资本难以 替代,而且容易到达不可逆转的临界点并出现崩溃.

增长历程既包含规模化生产和发现的收益递 增,又要体现未来20年内技术迅速变化和成本下降与分散的可能性.

这些增长动力受惯性和路径 依赖性影响.

也就是说,增长和发展以实质性促进未来繁荣发展为导向.

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新的发展时期的作用 四种资本互为补充,包括: 实物资本一一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主要是指用于生产产品或提 供服务的有形资本品,包括机械、设备、工厂、建筑物、运输设施等,是生产过程和现代 社会运转的基础.

人力资本一一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积累的个人知识、技能、经验、能力和属性(如健康),随 若个人生产能力的逐步增强,此类资本可应用到经济中.

人力资本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利用独 立于任何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知识存量.

自然资本一一世界的自然资产存量,包括土壤、空气、水和生物.

自然资本可以通过一 系列服务(通常称为生态系统服务)来鉴别和评估,这些服务由自然资产产生,并影响人类 的生存方式、生活质量,甚至人类的生存.

社会资本一一通常被称为维系社会的粘合剂,但比其他三种资本更难明确.

无论如何定义, 其基本思想是社会网络和结构都有一定价值.

社会资本与普遍信任、共同规则以及塑造我们 在日常关系和交易中的行为方式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有关.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在下一发展阶段,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很可能成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 标.

中国已经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开始采取行动应对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扩大森林覆 盖率,并正在努力使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净零水平.

中国认识到社会资本和有凝聚力的社会的重要 性,正着手解决不平等问题,并采取行动促进善治.

长期以来,中国通过投资卫生和教育来投资人 力资本,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

新的增长战略不仅要重视清洁发展,而 且要具有包容性.

投资人力资本可以改善个人健康,延长预期寿命,并建立对社区和制度的信任,从而增加社 会资本.

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还可以促进对实物资本、培训和治理领域的投资,包括改善环 境管理.

相比之下,自然资本日益减少或枯竭,再加上污染,可能会损害人类健康和福祉.

由环 境压力、清洁水资源受损和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和自然灾害,可能会破坏实物资产并使之无法使 用,并导致冲突和移民等社会混乱现象.

无论人们受过多好的教育或培训,无论其工作场所配置 如何,社会资本退化都会削弱人力资本产生新想法的能力.

这些资产互为补充,必须同时受到重视,投资这些资产也须考虑到其相互影响.

取得全部四种 念的基础.

中国“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的投资机会 投资更加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提供经济和社会运行所需的基本设施和结构.

健康、经济增长和环境等要想实现可持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