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指南2-0版报告.pdf

pdf,城市交通,指南,控制技术,污染物,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37
文档大小:1.5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CSTC ENERGYFOUNDATION 可务债交通销究中心 能源基金会 城市交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 指南2.0版报告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ordinated control of air pollutants and greenhouse gases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version 2.0)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2021.1 ChinaSustainableTransportationCenter January,2021
执行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活动持续升级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和 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严峻.

在多年实施工业与能源供应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等 措施之后,传统工业行业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逐渐趋于稳定.

交通领域 逐渐成为我国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部门,并且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未来交通领域的能耗和排放压力仍会皇上升趋 势.

因此,交通领域将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和空气污染物排放达 标的重点和难点.

国内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后期,即我国所处的当前阶段,交通领域会成为 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能够加强节能减排和大气质量 改善的重要切入点.

交通业已是三大碳排放源之一,占比10%,机动车排放已经 成为多个城市的首要pm2.5来源,长江干线、西江干线等水域的船舶大气污染物 排放日益严重,交通领域已成为未来实施协同控制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随着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交通、交通强国等 政策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交通 领域对节能减排和大气质量改善在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

此外,温室气 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同源性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正协 同效应也使得“双达”“双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因此,基于交通领域的排放现状、政策目标导向、以及协同控制的可实施性 三方面考虑,2019年,在能源基金会的资助下,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出台 了城市交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指南1.0版本,梳理了交通领域 对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提出了采用协同手段解决CO2和污染物排 放.

该指南能够通过定量研究和费效分析,从交通部门的现行政策中筛选出协同 效益最大化的措施,1.0版本指南自推出后,已经在天津等多个城市应用并受到 广泛好评.

2020年,根据试点项目和城市的,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对1.0手册 进行了更新,在1.0手册提出的五项协同、四种算法、三个情景设置以及政策效 果评估的基础上,增添了有关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出租车网约车的新能源化、
提升国V以上货车比例、推动低硫燃料、算法叙述、开放碳交易市场、关注多 方面协同和社会经济可接受程度、新技术和新模式应用等内容,新版的手册更加 适应十四五规划的需求,考虑了各地城市“双达”工作开展的需要,有助于塑造 城市未来交通布局.

1.0手册中的五项协同指的是基础信息协同、排放清单编制协同、目标设定 与减排情景分析协同、协同技术措施工具箱和保障措施协同.

基础信息协同指的 是通过协同开展基础调研以及实地调研,收集交通的供给、需求、结构及相关政 策等信息,得出本地交通活动的发展情况及特征分析.

排放清单编制协同指的是 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以及核算方法(能耗法、里程法、周转量法、起降法),以 及统计年鉴、能源平衡表、政府文件、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以及行业规划等资 料,得出交通各部门的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目标设定与减排情景分 析协同是指通过目标设定兼顾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需求,通过情景分 析得到协同控制的排放预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以及行业规划、排放清 单等资料,得出交通领域协同控制目标体系和排放模型及不同情景的排放(减排) 量.

协同技术措施工具箱是指通过减排成本曲线和基于排放清单的现状评估,识 别政策减排效果,从而得出政策工具箱.

在工具箱中,主要在土地利用布局、公 共交通系统、步行和自行车系统、车辆以及油品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出行 替代、运输结构调整七个方面提出了十六项措施.

保障措施协同指通过协同模型 和标杆管理法,评估实施的组织机制建设要求,以及政策、技术、资金、能力建 设等需求,了解政策支持、资金渠道以及市场规模,出台各类保障措施顺利落实 的方案.

此外,2.0手册参考了在1.0手册提出后的试点项目和城市实践经验.

根据 一版手册的内容,天津、昆明、广州等城市率先提出了各项措施,结合具体实际 情况进行了实践.

在城市实践中,2.0手册提取了许多亮点,也总结了暴露出的 部分问题.

如广州市的交通大数据共享机制、可持续发展措施库和研究方法创新: 深圳市的”三达“目标、规划时间范围长、目标方向长远激进、综合考虑多个领 域:昆明市关注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多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准备储备策略: 天津市突出了协同手段、以十三五为基点、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交通强国建设为导 向.

而四个城市暴露出的问题包括依赖传统收集方式、关于电动车的数据分析和
政策引导缺失、协同技术措施中缺少对国内货车减排措施的指引、算法部分不够 形象直观、对碳补偿和碳交易关注少、部分措施成本过高、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运 领域的协同控制实施提供了案例和经验分享.

基于十四五规划的政策导向以及试点城市实践中的问题,2.0手册作出了七 项调整.

首先,提出了结合互联网开放数据和城市基础空间数据,构建机器学习 模型对城市道路机动车流量进行预测,实现时间与空间上的全覆盖.

第二,结合 国家新能源政策,2.0手册提出了出租车网约车的新能源化和以旧换新.

根据相 关分析,每当一辆燃油出租车换成纯电出租车,每年就能减少5万吨的碳排放, 相当于每年种植了15棵树,全国目前有超50万辆出租车,20余万辆网约车, 因此出租车和网约车实现新能源化潜力巨大.

第三,基于重卡市场中节能减排具 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较高的社会接受度的考虑,2.0手册提出了提升国V以上货车 比例以及推动低硫燃料.

第四,在减排量交叉弹性算法的段落加上狭义和广义的 叙述,使手册更加形象和直观,便于参考.

第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 出开放碳交易市场,开放综合市场手段以加强碳排放控制.

第六,手册提出要关 注部门、区域多方面的协同,以及社会经济接受程度.

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增长的 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空气质量改善 等目标的各项措施需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成本、系统效益,区域协调以及社会的可 接受程度.

第七,增强了对交通领域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关注.

包括结构优化、能 效提升、能源替代,等措施中的子行业的技术更新.

在下一个工作阶段,2.0手册的更新将结合地方城市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专项 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结合地方城市“双达”(碳达峰、空气质量达标)工作的研究、 编制与实施;结合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的行动计划及重点任 务落实:借势新基建,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提升技术方 法与模式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十四五目标的完成添砖加瓦.

致谢 感谢能源基金会为本指南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并协助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成果的审 阅讨论.

本指南由如下研究团队核心编写成员共同完成: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CSTC):姜洋、陈素平、张元龄、刘洋、李剑华 本指南编写过程中,许多位专家参与了指南报告的专家咨询会.

研究团队衷心感谢 为本指南成果完善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的各位.

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田智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副主任 徐洪磊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所长 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局,高级顾问 黄莹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田智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副主任 林微微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管 周柳辛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经理 免责声明 若无特别声明,报告中陈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能源基金会的观点.

能 源基金会不保证本报告中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引起的后果承担 责任.

凡提及某些公司、产品及服务时,并不意味着它们已为能源基金会所认可或推荐,或优 于未提及的其他类似公司、产品及服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