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基于碳效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设计应用与思考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省价格研究所) 2022年5月
致谢 感谢能源基金会对本项目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在本手册的编写过程中,绿色金融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给予了大力支 持并提供了宝贵建议,在此,我们向各位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时,诚挚感谢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等机构 对本项目提供的支持,感谢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提出的有益 建议,以及湖州织里阿龙衣族服饰有限公司、湖州织里喆熙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的协助.
对本手册提出宝贵建议的专家名单如下: 柴麒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王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王庶ICF国际咨询(北京)公司 谭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丰秋惠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易振华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方夏莹 湖州银行 华楠 湖州银行 王善良 大成律师事务所 钱立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司盛华 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 王小颖 蚂蚊集团 ENERGY 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能源基金会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注册的专业性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于1999年开始 在中国开展工作,致力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能源基金会的愿景是通过推进可持续能源促 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
能源基金会的使命是通过推动能源转型和优化经济结 构,促进中国和世界完成气候中和,达到世界领先标准的空气质量,落实人人享有用能权 利,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目录 执行摘要|02 背景|03 基于碳效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设计应用一览|04 绿色企业普惠贷款类106 低碳转型贷款类108 低碳发展贷款类|10 启示与建议|13 NMIN 项目与合作方简介|16 元 YIYUAN 基于碳效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设计应用与思考
执行摘要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转型 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浙江省在推 进“双碳”工作过程中,统筹好经济发展、能源安 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个维度,率先走出生态优 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同时,浙江省民 营经济占比大、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在提质增效、 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用金融手 段助力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减少企业绿色融资 成本,增加绿色资金的获得性,将成为全省绿色低 碳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省价格研究所)作 为省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专业智库,支撑全省碳 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研究咨询、平 台建设等工作.
此次,中心携手湖州银行和相关专 业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研究,并紧 密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从面向小微企业的绿色信 贷产品入手,探索应用与实践示范.
我们构建了以 碳效为核心的绿色普惠金融量化评估工具,在综合 考量企业碳排放状况、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绿色 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绿色信息评估模型 和碳效评价模型,旨在将企业的碳效表现纳入银行 等金融机构评估体系,为绿色信贷等绿色普惠金融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我们期望通过本手册展示基于碳效的绿色普惠 金融产品设计思路、应用示例和启示建议.
我们的 愿景是:能够助力小微企业有更多机会获得绿色金 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基于碳效水平设计绿色普惠 金融产品,促进政府部门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为实现绿色金融助力“双碳”工作提供参考.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省价格研究所)12022年5月
背景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郑重承诺,更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
在这场 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 这背后蕴含着巨量的资金需求.
同时,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更可能 面临融资困难等困境,其能否成功实现低碳转型将深刻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程度.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国绿色金融也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积极发挥 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努力夯实包括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 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在内的“五大支柱”,为助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21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 知》,我国成为世界首个将“碳中和”贴标绿色债券并且成功发行碳中和债的国家;4月,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正式发布,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 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6月,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绿 色信贷、绿色债券正式纳入业务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人 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为下一步建立更全面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提供评价基础.
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 等三大方向,通过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激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投融资规模.
根据人 民银行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四季度,人民银行通过碳 减排支持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发放首批资金855亿元.
同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 月,中国银保监会重申要围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
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 融领域面临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
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时,金融机构经常遇到信息不对称 标准不统一等难题,需要合理地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财务、用能、碳排放、排污等信息对企业 的生产情况、碳效水平等进行评价.
基于碳效的绿色普惠金融项目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在 放贷前,可通过绿色信息评估企业经营情况,同时更多维地评价企业绿色发展程度和碳效 水平:在产品放贷后,金融机构需持续追踪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碳效提升情况,切实以绿 色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低碳发展.
基于碳效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设计应用与思考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