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FOUNDATION 能源基金会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低碳村庄示范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结题报告 Final report of theStudy project on theDemonstra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System on Low-carbonVillagesBased on China'sStrategicGoalof CarbonPeakand CarbonNeutrality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023.11.7 Rur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genc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November7 2021
目录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一)国家层面. ..1 (二)社会层面.. .3 (三)个人、企业层面 .4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4 (二)研究方法... ..5 (三)接术路线. ..6 三、我国低碳村庄的定义与基线情况 ..6 (一)低碳村应的定义 .... (二)基线情况.. .. 四、低碳村庄指标体系的构建 ..0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0 (二)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11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含义 .12 (四)权重分值设置. 五、评价方法说明. .17 (一)评价的对象与边界 17 (二)评分细则说明... 17 (三)评价结果与等级划分 28 六、低碳村庄试点示范评估及模式总结. ..28 (一)东北地区. 29 1.示范村建设情况 29 2.示范村低碳建设水平评估, .31 3.低碳路径与技术模式总结凝练 32 (二)华北地区 .35 1.示范村建设情况, 35 2.示范村低碳建设水平评估, 36 3.低碳路径与技术模式总结凝练 .37 (三)西北地区 .39 1.示范村建设情况 39 2.示范村低碳建设水平评估, 40 3.低碳路径与技术模式总结凝练 41 (四)东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1.示范村建设情况, 43 2.示范村低碳建设水平评估, 44 3.低碳路径与技术模式总结凝练 .45 七、低碳村庄发展意见建议 ..47 (一)加强项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 ...48 (二)加强合作沟通,构建协调机制 ...48 (三)开展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其型 .48 (四)加强技术支撑,完善保障措施 .49
(五)加强宝传报道,营造良好氯围 49 附录一: 50 附录二: 53 附录三: 85
引言 当前,全球正面临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这已是世界各 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污染、低能 耗的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2020年9月,第 75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各国领导人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愈发 严峻的情况下形成了统一战线.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也做出明确 的阐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会极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 大力发展,以提高国家的自主贡献率,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
目前各国将低碳行动集 中在城市,忽视了乡村的减排.
相比于城市,乡村拥有更为广阔的增 加碳汇、减少碳排放的空间.
因此,从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 之路,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更是构建低碳社 会的战略举措.
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资源票赋、农村用能方式、经济发 展水平、可再生能源推广基础等影响因素,本项目围绕农村能源消费, 根据我国气候地理条件,从全国不同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十个村庄 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提出低碳村庄指标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村庄试 点建设效果展开评价并进行分析总结.
关注新型能源的引入给村庄带 来的变化,结合当下社会各界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呼吁,对乡村适宜的 低碳化路径进行思考和总结,提出经验模式,这将对推进我国低碳村 庄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层面 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 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要求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农村地区清洁取 1
暖,推广节能环保灶具、电动农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加快 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 案》,提出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 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条件适宜地区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的 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
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联 合印发的《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 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 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 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按照我国城镇化发展与“3060”目标规划,到2030年我国城镇 化率将达到70%,农村人口预计为4.31亿,到2060年我国城镇化率 预计达到80%,农村人口预计为2.72亿,但我国农村地区能源基础 设施薄弱,技术开发资金投入欠缺,普遍存在电气化水平低、燃煤比 例高的问题,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于城市.
同时,随着居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均生活用能还将进一步增长.
据测算, 2030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用能年消费量预计达518kg,2060年人均 消费预计达561kg.
当前,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低碳村庄建设 仍存在技术相对薄弱、相关利益方参与不够、低碳发展理念认识不到 位、低碳村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等问题,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 距,实践也相对较少,规划建设多针对某一个村庄特定的条件,规划 实践缺少对共性村庄的低碳核心影响因素的认知,缺乏不同类型化的 凝练,导致技术模式难以复制和推广,低碳建设的内容与脉络缺乏明 晰的指导和标准,低碳村庄理念尚未得到最有效的示范实践.
我国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