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标准修订技术支撑研究报告-第一阶段.pdf

pdf,多联式,机组,第一阶段,能效,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87
文档大小:3.4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能源基金会科研项目(G-1806-28014) 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标准修订 技术支撑研究报告 (第一阶段)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2019年12月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背景, 1.1背景.... 1.2基加利制冷能效项目. 1.3国内政策要求... . 10 1.4制定多联机能效标准的必要性, 第二章 多联机技术发展.. 17 2.1多联机的定义、特点、分类 17 2.2多联机的热工性能参数.

23 2.3能效评价指标由IPLV修改为APF..... 第三章 国内外能效标准能效水平对比. 33 3.1中国、欧盟、美国能效标准现状. 33 3.2中国、欧盟、美国能效限值要求.. 3.3中国、欧盟、美国能效水平对比分析... 3.4高能效限值对比.. 47 第四章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主要上游现状与影响 49 4.1中国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备案现状.. 6 4.2中国多联式空调(热系)机组产品能效分布.... .49 4.3中国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分冷量能效分布. 4.4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市场驱动力分析. 53 4.5技术驱动....... . 56 第五章 多联机能效评价方法IPLV和APF对比分析 57 5.1多联机能效指标研究技术路线, 57 5.2多联机IPLV指标与APF指标差异性分析.....
5.3多联机IPLV指标与APF指标扶算... 62 5.4多联机IPLV指标与APF指标扶算结果. 69 第六章 多联机能效指标的确定.. 71 6.1标准编制原则的确定.. 71 6.2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 71 6.3能效提升LCC分析. 72 6.4市场统计分析与验证. 76 6.5APF实测值与标称值的偏差.

. 79 6.6多联机产品的低负荷运行. 80 6.7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寻, 6.8日本市场调研...... 6.9标准建议方案的先进性评估.

83 6.10能效指标提升幅度. 8 附录A: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等级草案 86
摘要 中国的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国家标准始于2008年,是作为贯彻 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

在标准中 提出了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并依据此技术基础标准, 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开展、实施了多联式空调节能产品认证、能效标识 等,形成了以能效标准为支撑,以能效标识、节能认证、节能产品采 购目录、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等为实施途径的节能环保市场转换机制.

随着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和产业技术的升级发展,市场需求结构发生 了根本性转化,空调市场进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期:从近几年市场看, 由于经济形势调整、需求侧改革的落实,导致空调机组市场库存压力 大幅波动、价格也出现激烈竞争,能效水平呈现停滞现象,尽快推动 我国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标准制修订工作具有道切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报告针对多联式空调机组,调研了我国多联式空调的市场 状况、能效状况,分析了面临的市场问题和技术障碍.

数据显示,随 着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多联式空调 机组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通过技术引进及科技 自主研发等途径,技术水平也已达到一个新台阶,但部分核心技术研 发能力尚有一定差距,如何克服技术瓶颈,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空调产业面临着节能和制冷剂替代的双重挑战,《蒙特利尔 协定书》和《基加利修正案》对全球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世界各国为应对这两个协定,采取了多种积极措施,并提出以节能和
应对气候变化为双重考虑因素来指导行业的发展,成为各方的共识.

.

面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环保的压力,节能标准可同时承载二者的需 求,产生良性互动的关系,是实现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国家标准的升 级、保证产业的技术升级、增强我国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市场竞争力的 重要保证.

通过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与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 相关的标准或规章,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提出了符合中 国国情的标准制修订原则:通过建立多联式空调制冷系统的热力学计 算模型,对目前可行的节能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的能效提高进行数值 模拟计算,分析能效提升对产业、节能环保等的潜在影响,为新标准 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预测显示,通过能效标准的修订和实施效果是显著的.

一方面, 落实国家中长期节能环保目标,通过能效标准可有效调整市场产品结 构,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二是依据标准和相关激励政策,消除节能产 品在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所遇到的障碍,实现产品技术创新 升级和消费者节能产品消费观念的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是显著的:三是 可明确相关方的责任和目标,落实任务和进程.

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 路战略的推进,充分分析标准的国际一致化及区域一致化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服务于我国产业走出去战略.

参加研究的单位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 司、广东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清华大学、大金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广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