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pdf

pdf,低碳,摘要,路径,转型,研究报告
文档页数:25
文档大小:5.07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30卷第11期CHINA POPUI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VaL.30No.11200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项目综合报告编写组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84) 中图分类号F062文截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29)11-0001-25DOI:10.12062/cpre. 前言 个大系统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应对 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确保人类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中新冠肺炎疫长期健康和安全.

情肆虐席卷全球造成上千万人感染夺去了上百万人的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通过绿色低碳发展实现 生命对各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公众健康、经济活动和居民经济复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济贸易格局 议号召世界各国确保气候行动处于经济复苏举措的核 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气候变化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 心,截至目前全球已有一百多个国家承诺2050年实现 而紧迫的全球性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的、紧迫的危 碳中和.

其中欧盟2019年年底发布欧洲绿色新政》承 机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气候变化是更为长期、深层诺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出台了关于能源、工业、建 次的挑战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看到过去几十筑、交通、食品、生态、环保等七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路线 年间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和日益频图坚持绿色复苏.

新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的德国在提议 发的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地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健康危的新冠肺炎疫情复苏计划中提出大力支持绿色增长并将 害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带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IPCC应对气候变化列为三大优先事项之一,美国众议院在 报告闸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八大灾难性风险并提出,气2020年6月发布的气候危机行动计划》报告也提出要为 候变化已经不是未来的挑战而是眼前的威胁.

联合国秘 全球控制温升1.5℃目标努力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 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人类已经站在了事关存亡的十字路口,的 的首要任务要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10年减少 并呼吁世界各国努力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最为重大和 88%、CO净零排放目标并从经济、就业、基础设施建设、 紧迫的问题.

公共健康、投资等各个领域详细闸述了未来拟采取的措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重大危机,人类开始 施该计划得到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的赞赏和支持.

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认识到人类和自然是一个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绿色发展、循 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环发展、低碳发展,一直将其作为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和保护自然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当前和长的重要战略举措.

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社会经济发 远未雨绸缘地应对全球性挑战.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展全局从“十二五”起以单位CDP碳排放强度下降这一 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系统性、约束性目标为抓手促进低碳发展2015年提出 动转型和创新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不能就气了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峰并尽早达峰等自主贡献目标, 候谈气候就发展谈发展就环境谈环境而要将气候行动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 与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就业、稳定、安全等问题作为一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非化石能源、发展循环经济、 收稿日期:2020 10 -12修国日期:2020-11 01 作者简介:报告总指导:解振华.

报告主编:何建坤,报告副主编:李政、张希良.

报告编写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海林、田智宇、李政、 何建坤、杨秀、周丽、陈思源、赵小凡、张希良、欧训民、顾阿伦、袁志逸、姚明涛、常世意、郭像悦、董文娟、腰飞 通信作者:何键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系统工程和应对全球气候查化战略与政策.

E-mail:hejko tvinghua..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11期 增加森林碳汇、建立运行碳市场、开展南南合作等各方面黎协定》的原则履行符合我国国情和能力的国际责任和义 政策措施推动全社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与2005年务如何推动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是我们必须深入 相比2019年的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48%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相应减少二 从2019年年初到2020年6月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 氧化硫约1192万:氮氧化物约1130万1.同期GDP增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 长超4倍实现95%的贯困人口脱贫,第三产业占比从合作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 41.3%增长到53.9%,煤炭消费比重从72.4%下降到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国家发展和 57.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商务 15.3%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72.9岁提高到77.3岁.

由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和清 此可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华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环境 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培育带动新的产业学院、建筑学院等十几家研究机构合作,在清华大学教育 和市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 基金会全球绿色发展与气候变化专项基金和能源基金会 水平发挥协同增效的综合效益.

的资助下开展了“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 然而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的低碳发展转型还存在巨 究“项目共设置18个研究课题:针对实现2050年建成 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是制造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实现(巴黎协 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产品能耗物耗高增定》全球温升控制目标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综合考 加值率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艰巨.

二是煤炭虑社会、经济、政策和能源等宏观发展趋势与需求开展多 消费占比较高仍超过50%单位能源消费的C0排放强 领域、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研究势在必行.

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30%能源结构优化任务艰巨.

三 本综合报告是在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由综合报告 是单位GDP的能耗仍然较高,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编写组进行系统梳理、协调、总结和提升,并重新编写而 发达国家的2-3倍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任务艰巨.

成.

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各界开展相关研究 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展望未来,提供参考为制定和实施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要解决发展不 供支撑,也为未来书写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中的“中 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协同推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 国故事”贵献力量 贫困、防治污染等工作任务实现到2020年年底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 1指导思想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 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2017年10月18 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报告中指出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 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放眼全球绿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色低碳已成为各国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治理体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巴黎协定》就控制全球温 系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是应对人类共同危机的根本途 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1.5℃以下的应对气候变化目 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绿标达成共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世界各国都必须加大控制 色低碳转型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作为发展 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力度到2050年全球要实现二氧化碳 中大国的责任担雪.

的近零排放,甚至要实现净零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因此我们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要发挥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 及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内,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引领者作用 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继续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 我国长期低排故发展战略要同时支撑上述两个目标 策和行动,百分之百落实已经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 并要努力做得更好,站在当前的历史方位面对日益复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把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 的国际形势中国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斗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作为自已的使命.

到21世纪中 伟蓝图中规划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措施如何根据吧叶我国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同 2
项目综合报告编写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时,也要实现与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低于 我国实际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入 1.5℃的长期目标相契合的深度脱碳发展路径-建成绿 分析研究长期低碳发展的趋势、政策和路径又以建成现 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 代化强国和实现深度脱碳路径的目标为导向进行政策模 主体的清洁安全高效深度脱碳能源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 拟分析在长期深度脱碳目标倒逼下的减排路径、技术支 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和制定我国2050年的发展 撑及成本和代价(见图1).

为此设计四种情景展开研究 战略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和分析 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和全球生态 (1)政策情景:以我国在《巴黎协定》下提出的NDC 文明建设实现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生态安全的统筹治理 目标、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为支撑延续当前低碳转型的 和协同共赢.

趋势和政策的情景.

2020-2035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阶段结合 (2)强化政策情景:在政策情景基础上,进一步强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降低GDP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强度的力度和幅度,进一 目标和规划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同时落实和强 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等各项指标挖 化国家自主决定贡献(NIXC)目标和减排承诺实现环境质 挺减排潜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强化政策支撑适应 量和减排二氧化碳双达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经 巴黎协定》下各国强化和更新NDC目标和行动的要求.

济、能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治理多方共赢的局面 (3)2C温控目标情景(简称“2C情景”):是以实现 2035-2050年的第二阶段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球控制温升2℃目标为导向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减排情 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同时要承担与我国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 景和路径.

是以21世纪中叶深度脱碳目标倒逼下的减排 和国际影响力相一致的国际责任把实现与2℃甚至1.5℃ 对策和路线图分析为基础对其技术资金需求、成本代价 温升控制目标相契合的深度脱碳目标和对策作为新时代社 及政策支撑进行论证和评价.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引领全球气候 (4)1.5°℃温控目标情景(简称“1.5℃情景"):以控 治理与国际合作进程为保护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社会生存 制1.5℃C温升目标为导向到21世纪中叶努力实现二氧化 与发展做出中华民族新的贡献.

碳净零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深度减排为目标研究和论证其 项目研究采用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 可能性和路径选择并评价其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研究方法既有“自下而上”对各部门能源消费和二氧化 在这四个情景分析中以强化政策情景和2℃情景为 碳排放部门模型的情景分析和技术评价,又有“自上而 主要情景在2030年和2035年之前主要研究强化政策 下”宏观模型的计算和政策模拟,以多个模型产出软连接 情景下对实现和更新NDC目标的影响同时分析2℃目 方式实现各部门分析与宏观模型间的协调衔接.

既针对 标倒逼减排路径对2030年和2035年目标和路径的影响.

共会品济相关 能源和能源相关00排货 政策支撑 节能潜力、政策性目标,效益 源系统 工业 技术评价、发额和路线图 城市化税中 建筑 电力 交通 基础设练投融费和影响 请费方式转型成社会建设 气然和环境协网 那/思路主线,情歌/路经设 发展现状、未末趋势、节能/城排/转型 置、关键假设、时制尺度 带力和可行性、成本效益、实施条件 综企集成 中长低碳排 不网情景的发减排含又,综 会成本效益分析和实地条件分 政策和 全球气接 放的惠景精述 治理幅 目标、重点、 综介集成成略 和情录设置 析(技术、投融资、行为模式 转换等) 际合作 线图和建议 图1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框架 3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11期 在2035年之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同复和发展的政策导向,也将成为大国竞争博奔与合作的重 时主要研究2℃目标下倒逼的减排路径和政策支持也要领域 努力探讨实现1.5C温升控制目标到2050年二氧化碳净 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方2020年通报和强化各自 零排放、其他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的可行途径.

同时统筹考NDC目标和行动同时提交到21世纪中叶长期低排放发 虑与2035年前的自主责献目标的相互衔接并统筹“两个展战略并将于2023年进行全球集体盘点,激励各方强化 阶段“的低排放目标和战略.

行动:各缔约方如何强化和更新2030年前NDC目标以 2全球气候治理新的形势与趋向 及如何确立2050年深度脱碳目标成为国际社会关切的焦 点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更备受关注并给予较高期待.

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以 我国也需要研究和制定长期深度脱碳战略,适应并引领全 各缔约方自下而上NIXC目标和行动计划为基础推进全球合球低碳发展转型的紧迫形势.

作进程:但当前各国的减排承诺距实现金球控制温升不超 中国经济新常态以来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经济增长由 过2℃目标的减排路径尚有较大差距需要激励各国进一步规模和速度型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扭转了能源消费和二 强化减排雄心和力度-当前进入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实 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 施阶段但如何体现和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年 年均增长率由2005-2013年的年均6.0%和5.4%分别 下简称(公约》与(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全面推进适应、下降到2013-2018年的2.2%和0.8%近两年虽有所反 减缓、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各要素平衡和有效实施 弹和波动但总体也已回落到缓慢增长态势.

煤炭总消费 仍面临严峻挑战.

需要各方增强合作意愿全面行动 量也基本趋于稳定单位CDP的二氧化碳强度2019年比 IPCC(1.5℃温升特别报告》更加凸显了应对气候变 2005年已下降48.1%提前和超额实现我国对外承诺的 化的紧迫性.

实现1.5℃温升控制目标比2℃目标可显 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为实现2030 著减少气候风险更有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 年NDC目标奠定了基础.

展目标(SICs),但也要付出更大成本和代价.

气候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都带来巨大冲击和严重衰 负面影响比原来预计来得更早影响范围更大,造成灾害 退中国2020年经济增速也势必大幅回落,“十三五”期间 和损失也更大.

次国家层面和城市、地区、企业、社区、行 CDP平均增速将下降到不足6%但“十三五”规划中提出 业和社会团体等自下而上的气候联盟和行动倡议组织篷 的节能和减排二氧化碳指标仍可基本实现或超完成.

勃爱展,促进低碳发展转型的各种国际规则、行业准则及 “十四五”我国既要全面恢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也将坚 企业标准层出不穷.

世界范围内力推实现1.5℃温升控 持“绿色复苏、低碳转型”政策导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 制目标到21世纪中叶全球实现碳中和的呼声日益强烈.

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和强化“十一五”以来节能减碳趋 欧盟提出“欧洲绿色新政”宣布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成 势强化节能和减排二氧化碳的各项指标和政策措施.

为首个碳中和欧洲大陆.

全球已有121个国家提出2050 “十四五"期间在GDP年均增速不低于5%的预期下,单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其中包括英国、新西兰等发 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幅度仍可不低于14%非化石能 达国家以及智利、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小岛屿国家等发展 源发展保持“十三五"年均7%左右增速期末在一次能源 中国家.

不少国家和城市也提出2030-2050年期间实 消费中比重可达约20%相应GDP的二氧化碳强度可下 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提出煤炭和煤电退出以及淘汰 降19%-20%.

工业部门特别是高耗能重化工产业的二 燃油汽车的时间表,并有114个国家表示将强化和更新 氧化碳排放争取达到峰值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城市的 NIDC目标.

尽管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 二氧化碳排放应率先达峰.

结合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控制 的行动力度有所减弱,但长期趋势不会改变而且会越来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推进二氧化碳排放早日达峰目标相 越紧迫.

发达国家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力推1.5℃温升控 衔接.

进一步完善支持低碳转型的政策体系、投融资机制 制目标的态度非常明显.

和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突发性公共危机,气候变化是更 “十四五”低碳转型目标、政策和实施效果,对实现 深层次地球生态危机,两者都是全球性严峻而紧迫的挑 2030年NDC目标至为关键,如“十四五”力度不够,会加 战.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进程与大国间博奔都将深刻大“十五五“减排压力和难度.

因此要持续强化减排力度 影响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趋向与国际治理秩序和行动,“十五五“期间CDP能源强度下降幅度也应不低 的重构,实现“绿色经济复苏”越来越成为各国共识,疫于“十四五"14%以上的水平到2030年实现能源生产和 情后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转型将成为多数国家经济恢消费革命战略(2016一2030))所提出的非化石能源电力 4 scrvcd.
项目综合报告编写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占总电量消费50%的目标,在届时一次能源用于发电比 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 例约达50%的情况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 值-在2℃情景分析中,工业部门终端能耗2050年可比 重可达25%左右GDP的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可下降 2015年减少约26%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65%以上.对 65%~70%.

二氧化碳排放到202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 于钢铁、水泥、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发 期可争取2030年前实现稳定达峰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 展先进突破性技术比如氢作还原剂的零碳炼铁技术,可 化碳峰值排放量控制在110亿之内到2035年二氧化碳 助力到21世纪中叶深度脱碳目标的实现.

排放将比峰值年份显著下降.

加速电气化在工业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将 3我国终端用能部门的低碳转型 成为工业领域主导能源品种:具体而言政策情景下2050 年工业电气化率达到31.0%,强化政策情景下达到 加强终端部门节能提效和电气化替代是实现低碳转 39.8%2°℃情景下达到58.2%J.5℃情景达到69.5%.

型的重要对策、工业、建筑、交通是主要终端用能部门加 与历史发展趋势相比我国工业电气化进程要明显加快, 强终端部门需求管理、引导和控制最终能源需求、加强节 2000-2015年我国工业电气化水平年均提升约0.5个 能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发展智慧化城市基础设施 百分点在2℃情景和1.5℃情景下我国工业电气化水 和管理策略、优化资源利用和生产方式、转变社会公众消 平年均提升约0.9和1.4个百分点(见表2).

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均将促进终端能源消费节约和高效利 用、另一方面加强终端用能电气化伴随大比例可再生 35 政策最面化政策情是2C情*5C情 能源电力系统发展终端消费以电力替代煤炭、石油等化 30 石能源直接利用可有效减少终端部门乃至全经济尺度的 二氧化碳排放我国2015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比例为 21.3%2030年将超过30%2050年将达70%以上将对 515 减排二氧化碳发挥重要作用 10 当前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占全国总终端能耗的65% 5 (包括建筑业的第二产业为67.5%)是最主要的能源消 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部门,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重化工业比 2020 2025 2030 2035 年份 2040 2045 2050 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低能耗物耗,提升能 图2不同情景下工业部门线端能源需求 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促进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降低 7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可有效控制和减少工业部门能 60 政策情张化政情量2C情*-15录 源消费.

各种情景下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及其直接二 地 氧化碳排放(不含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见表 二氧化需排放量 1和图2工业部门含工业生产过程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 30 见图3-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业部门电气化以电力替代煤 20 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直接消费,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0 0 表1工业部门终端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2020 年 2030年 2050 年 图3不同情景下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情景 能源碱排放 能源碳排放 能源碳排放 亿tce f亿 CO 亿 tce亿 CO 亿 tce CO 表2工业部门终端电气化水平 /% 政策情景 21.8 37.7 26.7 45.4 24.4 36.9 情景 2020 年 2030年 2050 年 强化政策情景21.8 37.7 26.0 42.1 20.5 26.2 政策情景 25.7 26.1 31.0 2℃情景 21.8 37.7 24.7 38.2 16.5 12.0 强化政策情景 25.7 27.8 866 1.5℃情景21.8 37.7 20.7 27.6 14.1 4.6 2℃C情景 25.7 30.0 85 注:不包含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1.5°C情景 25.7 37.0 69.5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